阿呆發現了新石器,這下子部落的問題來了,他作為計劃外的人員,為獎勵他劃時代的貢獻,是不是要把他納入編製?說簡單點,就是以後分食物,阿呆可以去排隊嗎?
以前的原始人,做得事,很少,就是找吃的,然後睡覺。其實,現代人也是隻做這兩樣,可是花式多了,麻煩才多。原始人生活單純,爭執自然也少。可這回,阿呆出了個難題,意見於是來了。凡是有新的問題,通常都會有兩派,這個壞風氣,大概,就是從討論阿呆的問題開始的。一部分人認為,應該讓阿呆回歸集體。自然,有另一部分人,馬上反對,憑什麼?那幾塊樹皮割得好,就可以違背祖訓了?反對的人顯然認為,按傳統,阿呆是不會活下來,他活到現在,是他老爸和媽媽,自己願意讓出一部分食物。現在又讓阿呆回來,那就是,破壞祖宗數十萬年傳下來的活命之道。
嗯,必須在這裏解說一下,的確有這樣的陋習,原始人一直在控製人口的增長,凡是食物不夠,生下來的孩子,都是死路一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相關史書。
阿呆一家三口,這時都不敢吭聲。阿呆老爸,非常不幸,被作者設定為老實人一個,本來就是那種,隻會做事不會放屁的類型。兒子發現了新工具,他的本意,免了原先的責罰,已是萬幸,哪裏會想到,還能讓自己的兒子加入編製。阿呆的媽媽,雖說潑辣一點,也不是愛占便宜的人,所以也無話可說。阿呆,英雄,不能為了私利而抗議,重要的是,還小,英雄是未來的事,這時不能做出有違常理的事,也沉默。
部落裏的兩派意見,爭執不下,這個剛說話,那個馬上抗議。一時間,山洞裏,吵成一片。有人受不了,差點暈倒在地。這話誇張了點,隻是想說明,爭吵很激烈。吵下去不是辦法,道理是要說,可是得有說的機會和良好的氛圍。於是,眼下最重要的,不是阿呆的問題,是如何吵架的問題。
大夥兒心裏都有氣,個個不歡而散,吃肉睡覺,明天起來再打獵采果子。可是,問題還在,阿呆就活生生地,站在那裏,等著有個結論。要是大夥兒都馬虎眼,阿呆一家又不追究,大概不了了之。偏偏原始人,愛較真,有人穿著齊整的衣服,就想到,那石頭,是阿呆發明的,不替他說話,不是那回事。所以,每天都有人,提出讓阿呆來排隊。馬上有人說不行,爭吵隨之而來。
吵了好幾天,有個老人,看不過眼。本來老了,退休了,不能做,隻能吃,老人都明智,不說話,少討人嫌。可這回,不出來說話,天天吵,血壓高,老人受不了。那個老人就覺得,這事,得解決。阿呆歸不歸隊,另說。可這吵架,得溫和一點。
事到如今,不給這老人一個名字,也是不行。隨便取一個,阿達公。
這阿達公就站出來,說,我們開一個會,好好地商量。這會由我主持,我批準誰發言,誰就站起來說。我沒同意的,一律不許開口。這些話,他是咕咕嘟嘟,比手劃腳,說出來的。我們聽不懂,其他原始人,不存在這個問題,看他比劃,就明白他意思,都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