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興元四十三年,年近七十的老皇帝朱維楨,偶然看了一個大不敬的折子戲。
他本就有死而複生的奇遇在,發現這個折子戲隻有自己能看見也不驚奇。
上天讓他觀摩此戲,想必自有其道理。
隻是折子戲裏麵的異族皇帝愚蠢愚孝,無能好色,像是從沒受過皇帝教育,也不似與兄弟經過爭鬥脫穎而出。
讓朱維楨這個老皇帝很是生氣!
看著那個皇帝一把年紀了,處理個臣子竟還不如自己年輕的時候。
前朝那麼多大臣,想往上爬的人那麼多,一家興隆,便擋了其餘上進人家的路。
皇帝遇到想除去的權臣,還用的著親自動手?拉拔幾個想上進有手段的人家,朝廷裏的政治鬥爭都能折了他去!
又不是到了王朝末期,皇權盡失的時候。那寵妃家裏,隻有邊境兵權,又不是把近衛軍和京營拿到手裏了。
想要換了他,隻管把他留在京裏,然後送一批宗室裏和其他勳貴武將家的子弟,多送一些,總有幾個出挑可用的。
出挑的人多了,宗室和勳貴自有人為了自己的孩子,還有兵營的實權去和他爭和他鬥!
這折子戲裏的皇帝,在京城之地,處置一個不掌京營的朝臣竟然還要靠後妃關係!也不怕按下了那個,起了這個!
朱維楨嗤笑一聲,當真的小民愛臆想,覺得皇帝得用金扁擔!
一個深受嬪妃娘家越矩之苦的皇帝,會抬舉起另一個後妃之家?
一個皇權在握的皇帝,連自己真正的親信都養不出來,任由朝臣插手自己的後宮之事。
還讓朝臣搬空了太醫院,這要放到太祖太宗皇帝身上,也不用給他夫人治了,直接賜死。
免的這禍家之源,再讓他們犯這大不敬的罪!
還有太後皇後一家掌管的後宮,嬪妃接連小產,無子嗣出生,竟然還由著他們折騰。
比他這個父皇保送的皇帝還不如!
至少,他前世子嗣十年隻有三個皇子時,即使沒有證據,還是以皇後治宮不謹,直接讓淑妃和昭妃架空了皇後的宮權。
又以太醫醫術不精,宮人伺候不力,不能保住皇嗣為由,殺了一批,換了一批太醫和宮人,來保自己的皇嗣平安降生。
後宮子嗣是皇家大事,敢叫皇帝斷嗣,殺絕了他們又如何?且看看小命不保之時,她們敢不敢再聽旁人差遣,使手段殘害皇嗣?
都有那麼多嬪妃小產了,皇子也沒有出挑的,不趕緊整頓後宮,生幾個有用的,不怕因為自己兒子沒用,全給別人做了嫁衣?
朱維楨看到折子戲裏的皇帝,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皇弟和太醫戴了綠帽子,最後還被毒死了。
簡直都被氣笑了。
皇朝末帝都不敢這麼演!
太醫問診需要兩位不同屬的太監陪同備案,藥房取藥需要至少三位太醫備案。
皇朝傳了幾位皇帝了,太醫院的規矩還沒有,難怪在自己的皇宮之中,還被毒死。
太醫院沒有規矩,他不被毒死,以後也有別的皇帝被毒死!
朱維楨緊皺著眉頭,心中滿是不屑,皇朝以儒家治國,又有太後太妃奉佛理。
這皇帝還在太妃禮佛之地行苟且之事,那樣壞皇帝名聲的嬪妃,即使得子也不應該留。
又不是到了斷子絕孫的時候,有什麼比皇帝的聲譽、皇朝以孝以禮治國的根本還重要?
當真是色迷心竅,昏了頭了。
還有那侍衛,內宮有武功太監,他們與侍衛一同執守。侍衛換班之時,不是聖旨特許,不許單獨行走,進入內宮。
皇宮乃天子居所,身為皇帝,連自己所居都治理不好,還想治國?
看到禦前首領太監背著皇帝和其他宮嬪的宮人交往之時,朱維楨養氣養神這麼些年,也忍不住黑了臉。
要不是不能叫停這個折子戲,他都要忍不住開口訓斥了!
窺探帝蹤,都能廢太子的罪名,還叫兩個奴才留了命?留他們全屍都是皇帝看在舊日情分上的恩德。
等朱維楨忍著不適,終於看完了這個讓人掃了興致的折子戲,怎麼也睡不好。
他心裏惦記著,寫這種異族人做漢家皇帝話本子之人的九族性命。
輾轉反側了半夜,待天色大亮。
正要起來,讓金寶去查,皇宮裏的太醫侍衛?有沒有人像那戲裏那樣放恣,準備賞他個體麵,恩許他留個全屍。
誰知道一睜開眼,乾清宮卻換了一副模樣。
朱維楨心裏詫異,隻是他是有上天庇佑的奇遇天子,自然端的住一副鎮定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