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來的時間不對,大佛正在修繕,參觀的人隻能在頭頂上看。
沒能到大佛下麵去看,四人決定去淩雲寺看看。
“同學們注意看,從這裏看過去隻能看到最外圍的天王殿。
而淩雲寺其實是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組成的三重四合院。
從這裏進去,才能看到大雄寶殿。”
四人挨個進去作揖,隨後決定回去吃飯。
等三點左右吃完飯,就可以去峨眉山下住。
何婭跟大家交代後續的安排。
“咱們一到零公裏就休息,十二點準時出發,爭取趕上看日出怎麼樣?”
“同意!”
“時刻準備著!”
“喔喔喔喔~”
……
滿清:趕上看日出,那可得好早就出發嘞
北宋:為了看個日出跑這麼遠?何必呢?
明朝:就是,在哪兒不能看日出呢
秦朝:你管人家的呢,人家願意
西漢:一天天就喜歡多管閑事
……
子時
許多人家已經睡下,畢竟他們第二天還要勞作,不可能陪陸歆她們爬山。
但也有很多人在天幕黑屏後也進屋休息,打算看看峨眉山的景色。
聽到外麵的動靜,紛紛穿上衣服跑出來看。
南宋:我到要看看是什麼山,還要花錢來爬
明朝:哦?原來不止我一個人
秦朝:嗯呢
……
陸歆四人此時已經背好物資上路了。
從零公裏出發,經過安檢後就開始了徒步之旅。
半小時後
劉書樂一叉腰,看向山頂的方向。
“嗬,峨眉山?盤它!”
其他三人也隻是氣息略微紊亂,聞言附和道:
“盤它!”
兩小時後
劉書樂坐在涼亭裏目光呆滯,陸歆好笑的遞上香蕉。
“怎麼了?這就盤不動了?才爬到一半呢。”
劉書樂搖搖頭,“大意了。”
休息一會兒,四人再次出發,一路上從歡聲笑語到相顧無言,天幕下的觀眾看著都累。
秦朝:哎喲,這麼久才爬到一半呀,這山得多高哇
北宋:何必呢,自己找罪受
……
卯時
大多數人家都已起來準備早飯,初秋的清晨多少還是有點兒寒氣。
眾人都加了衣服,看到天幕中陸歆四人還在悶頭向上爬,不禁感歎她們有毅力。
六點左右,四人終於到達金頂,在看到佛光的那一刻,渾身疲憊都被驅散,隻留下震撼。
“啊啊啊啊啊啊~佛光~”
“哇~真的是佛光,我的天呐。”
“蕪湖~”
“這一趟來的太值了,哇啊~”
和四人一樣,天幕下的觀眾也被雲海中的佛光驚豔到。
佛教傳入我國之前的朝代雖然不清楚佛光代表著什麼,卻也知道這種現象十分罕見。
之後的朝代更是在看到佛光的時候,高呼“佛祖顯靈啦!”
更有甚者,認為陸歆四人夜爬的毅力感動了佛祖,因此為她們降下祥瑞。
彈幕一下子熱鬧起來,無一例外都是替陸歆四人高興的。
西漢:突然好感動是怎麼回事
秦朝:突然被風迷了眼
唐朝:不虛此行
武周:天啊,這是有多幸運才能遇到啊
……
伴隨著太陽東升,佛光逐漸隱沒在雲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