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五官科疾病(1 / 3)

瞼緣炎

瞼緣炎俗名“紅眼病”。中醫稱之為“瞼弦赤爛”、“迎風赤爛”等病的描述與本病類似。本病在農村中較為常見,是一種眼瞼邊緣的常見慢性眼病。臨床以局部皮膚發紅、浸潤、糜爛,伴有刺癢、異物感或燒灼感為特征。

方法一

組成:苦參12克,五倍子、黃連、防風、荊芥穗、葳蕤仁各9克,鉛丹2.1克。

功效:清熱滲濕、化腐生肌。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2.用紗布過濾,取藥液備用。

3.治療時,用藥棉蘸取藥液洗患眼。

4.每天3次,每劑可洗3天。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勿用手揉。

方法二

組成:苦參、當歸、川芎各12克,五倍子、荊芥、防風、黃連各10克,銅綠1.5克,薄荷適量。

功效:燥濕祛風、清熱化瘀。

藥浴方法:

1.將前8味藥研細為末,以薄荷適量煎煮。

2.以藥液調藥末製丸如彈子大,臨用以熱水化開,洗眼。

3.每次20分鍾,每天3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勿用手揉。

方法三

組成:銅綠l克,防風、杏仁各6克。

功效:祛風退翳、祛腐斂瘡。

藥浴方法:

1.將上藥研為細末。

2.臨用時用熱水浸泡,洗患眼。

3.每天2~3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勿用手揉。

方法四

組成:苦參20克,川黃連6克,黃柏l0克。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止癢。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2.洗眼瞼患處。

3.每天3次,每劑用3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勿用手揉。

方法五

組成:菊花、燈心草、艾葉、黃柏各l5克。

功效:清熱散風、利尿除濕。

藥浴方法:

1.將上藥用絹布包好放入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2.過濾去渣後,取藥液淋洗患眼。

3.每天2~3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勿用手揉。

方法六

組成:苦參、黃柏、野菊花、大黃各30克,黃連20克,防風、芒硝各15克。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

藥浴方法:

1.取上藥(芒硝除外)放入藥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小火煎煮沸後,繼續煎煮20分鍾,取出藥液過濾備用。

2.再加水500毫升煎煮沸後,繼續煎煮15分鍾,取藥液過濾。

3.混合2次藥液約450毫升,連續煮沸後,繼續煎煮,並投入芒硝溶化,過濾去渣後,置露天處一夜,再取藥液貯瓶備用。

4.臨用時用酒盅1隻,加入藥液20毫升,投入沸水中加溫後,以消毒紗布蘸取藥液洗患處。

5.每天2~3次,治愈為止。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勿用手揉。

病例

李某某,男,2歲半。2004年3月6日初診。保育員代訴,一周前患紅眼病,兩眼紅腫已4天,近兩天眼不能睜開,使用青黴素軟膏治療,病情更加重。檢查:兩上瞼紅腫(+++),結合膜充血(++),有多量膿性分泌物,雙眼不能睜開。診斷:中醫:紅眼病,西醫:急性結膜炎。用藥苦參、黃柏、野菊花、大黃各30克,黃連20克,防風、芒硝各15克。取上藥(芒硝除外)放入藥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小火煎煮沸後,繼續煎煮20分鍾,取出藥液過濾備用。再加水500毫升煎煮沸後,繼續煎煮15分鍾,取藥液過濾,混合2次藥液約450毫升,連續煮沸後,繼續煎煮,並投入芒硝溶化,過濾去渣後,置露天處一夜,再取藥液貯瓶備用。臨用時用酒盅1隻,加入藥液20毫升,投入沸水中加溫後,以消毒紗布蘸取藥液洗患處。

每天2~3次,治愈為止。

療程

對於輕症患者隻需治療3天;較重者及纏綿不愈者,需配以口服中藥,並連續擦洗患處,每天4次,直至症狀全部消失。

日常調護

飲食宜清淡,不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燥烈之品,注意個人衛生,毛巾、手帕、衣褲、被褲常洗淨曝曬,避免風、塵、熱的刺激。護理原則是局部防感染,去屑去痂後再熏洗或滴眼藥水。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薏米、蘿卜纓、馬齒莧各30克。將上三味洗淨,蘿卜纓和馬齒莧切碎,加水適量,煮粥,每天1劑,1個月為1個療程。具有清熱利濕功效。

醫囑

1.瞼緣炎的臨床表現有時可與瞼腺炎相似,須注意鑒別。

2.應除去病因,增加營養,糾正用髒手揉眼的不良習慣。

3.平時應注意飲食規律,宜清淡、半流質、易消化、不涼不熱的食物。

急性結膜炎

急性結膜炎是一種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眼病。臨床表現為瞼結膜和球結膜充血、水腫,黏液樣分泌物增多、怕熱畏光等症。

祖國醫學認為,本證屬“天行赤眼”、“目中赤痛”、“火眼”、“紅眼”等病症範疇。多由外感風熱邪毒所致,或因肺肝兩經鬱熱,外受風熱,內外合邪,上攻於目所致。

方法一

組成:當歸、明礬各6克,芒硝、菊花各10克,花椒9克,川大黃15克。

功效:清熱散風、消腫止痛。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煎煮2次。

2.將2次藥液混合碗中,用毛巾將碗圍之以保溫。

3.患者睜眼俯碗上,趁熱先熏後洗患處。

4.每次不少於30分鍾,長則更好。

5.藥不熱時可加溫。

6.每天3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眼部衛生。

方法二

組成:金銀花、菊花、蛇床子各20克,大青葉40克。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癢。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2.濾去藥渣後取液備用。

3.臨用時,趁熱先熏患處,稍溫時用毛巾蘸藥液洗患處,最後用毛巾浸藥液溫敷患處。

4.每天2次,每次20分鍾。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眼部衛生。

方法三

組成:野菊花、霜桑葉各15克。

功效:散熱、退赤、消腫。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2500毫升,煎煮l0分鍾。

2.濾去藥渣後倒入洗臉盆內,趁熱熏患處,熏時頭上宜覆頭巾l條,以免熱氣散失。

3.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眼部衛生。

方法四

組成:甘菊、桑葉、生地黃、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尖4.5克。

功效:疏風清肝、養陰明目。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

2.濾去藥渣後取液,趁熱先熏後洗患處。

3.每天2次,每天l劑。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眼部衛生。

方法五

組成:車前草50克,薄荷葉10克。

功效:清熱消腫。

藥浴方法:

1.加水2000毫升,水煎取汁1000毫升。

2.濾取藥液,用消毒紗布蘸洗患眼。

3.每天1劑,每天洗4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眼部衛生。

病例

李某某,男,2歲半。保育員代訴,一周前患紅眼病,兩眼紅腫已4天,近兩天眼不能睜開,使用青黴素軟膏治療,病情更加重。檢查:兩上眼瞼紅腫(+++),結合膜充血(++),有多量膿性分泌物,雙眼不能睜開。診斷:中醫:紅眼病,西醫:急性結膜炎。用甘菊、桑葉、生地黃、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尖4.5克。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過濾去渣後取液,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天2次,每天l劑。用2次後雙眼能自動睜開,能玩耍。次日複診,上眼瞼水腫消退,結膜充血明顯減輕,經治療3次痊愈。

療程

每天4~6次,5天為1個療程。

日常調護

注意個人衛生,毛巾、手帕、衣褲、被褥常洗淨曝曬,或經消毒液浸泡消毒。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鮮鬆葉250克,冬筍50克,水發冬菇50克,枸杞葉30克,白糖6克,食鹽3克,味精5克,豬油75克。將鬆葉擇洗幹淨,冬筍、冬菇切成絲待用,炒鍋置武火上燒熱,放入豬油,燒至成熟時,把筍絲、冬菇絲放入鍋內,略炒後將枸杞葉倒入煽炒顛倒幾下,加鹽、味精、糖,再翻炒幾下起鍋裝盤即成。本方清熱解毒,祛風明目。主治餘邪滯留之急性結膜炎。

醫囑

1.急性結膜炎的臨床表現多樣,須注意鑒別。

2.不可用熱毛巾敷眼,需用冷敷。

3.急性結膜炎病人應迅速隔離,防止傳染給別人。

4.急性結膜炎期間如果同時有感冒應積極治療,用抗生素或中藥,以求從根本上治療結膜炎。

眼癢

眼癢,多是各種眼病中的一個症狀,但亦有單獨出現者。

方法一

組成:蟬蛻10克,菊花6克。

功效:祛風清熱。

藥浴方法:

1.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250毫升煎煮。

2.濾去藥渣後取藥液備用。

3.臨用時,將藥液倒入瓷杯內,待藥溫適度時用紗布蘸藥液洗患眼。

4.反複洗之,每天洗3次。

注意事項:應用此法時應注意溫度不宜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