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多年,“初始的皇帝”誕生,一統華夏,統率世人,修建了牆與陵,牆聚攏華夏氣運,陵鎮壓妖邪於地底。然此法傷天和地運人氣,即便是“初始的皇帝”也耗盡國運,折損壽元促成此事,雖有丹士竭力為始皇續命,終難敵天命。始皇薨,邊境妖邪暴動,邊境將士死守國土,護國土無恙,而牆損,陵尚完好,國滅……
始皇死,牆損,氣運四散,靈氣爆發,反哺世人,使人竊得了“天恩”,有氣力過人者,力可拔山,有察人心者,聚攏英才組成勢力,有人能於掌心凝聚火焰,有人口納江河……異人突增,多股勢力並起,內亂至,同袍自相殘殺,妖邪再臨華夏。於大地各處,諸聖自沉眠蘇醒,借陵之力,再滅妖邪,而妖邪殺之不盡,生之不絕,有聖者再聚天地氣運,以命相抵,再鎮妖邪。
妖邪不絕,諸聖不甘。聖者共聚議事,如何根除妖邪。
“盡付後生。”
諸聖起,氣運衝天,有聖者以命相搏,向天再奪一氣,替世人保留“天恩”,有聖者耗盡精氣,書聖言,著聖書,醒世人,留下戒律,傳授畢生所學。自此,先聖盡魂歸天地,隻留火種於世。
有異人幸而聽聖言,戒律,受學,自稱“覺者”。最初的覺者,傳聖者言,授諸聖學,守聖人戒,向世人播撒聖者的智慧,歌頌聖者的壯舉,遵守聖人的戒律,他們亦成了聖者,然此舉,妖邪仍不滅不絕,甚至有所反增之勢,新生的聖者開始尋求答案,如何根除妖邪。
“老師所言所授,小子牢記,我等謹遵戒律,除魔衛道!隻有一事不解,請老師解惑。”
“但講無妨。”
“老師,妖邪從何而來?由何而生?”
……
妖邪從何而來?學生從未見過老師如此姿態,精神抖擻,聖者的眼中宛若生出光亮。
“老師?”
一息……十息……一日……沒有應答。學生知道發生了什麼,聖者竟也會頓悟嗎?學生退出房門,隻是站在門前守著。可惜他看不見老師的臉色變幻,時而高興,時而恐懼,聖者高興時手舞足蹈,害怕時蜷縮成一團。
期年,聖者破關出,學生時隔四季見到老師,隻是更加疑惑了,聖者發出不斷的笑聲,隻是流著淚,淚痕延伸到衣物,延伸到地麵,但老師仍是不斷的笑著。
“哈哈哈,哈哈哈……”
“老師?”學生小心的試探著。
“從人心來哈哈哈,從人心來哈哈哈……”聖者隻是反複地念叨,宛如魔咒。
言畢,聖者隕。其身反哺方圓天地。“從人心來……”聖者的學生記住了這句話,學生不斷念著這一句話,陡然間。他亦成了覺者,隻是他不再向眾人炫耀自己師承何處,有何能耐,默默尋找同類……屬於覺者的組織被建立,他們不再向人宣稱覺者的存在,改作隱士。
往後歲月,王朝更迭,戰火時時興起,受前人恩澤,異人數量一度暴增,但妖邪數目卻也不曾有多減少,人與妖邪保持著詭異的平衡,而每戰火起,則妖邪暴動,後覺者出,鎮壓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