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潑婦罵街挑事端,忍無可忍揮刀相向!(1 / 3)

大清早的,陽光祥和,晴空萬裏。下了多日的連陰雨,好不容易迎來個好天氣,突然就聽見外麵傳來炸雷般的罵聲,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如七月的暴風雨般傳播開來,不點名不道姓,卻讓周圍鄰居一聽就知道,她這罵的是誰家誰人,好一個指桑罵槐!殺人誅心!

眼見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的圍了上來,這個上下兩頭尖,腰肥屁股大,頭發稀疏還帶點自來卷,嘴角一顆大痣,痣上的汗毛若隱若現,打著赤腳,一手叉腰一手指點江山的胖潑婦,不僅沒有絲毫的收斂,反倒是臉不紅,心不跳,更賣力的表演了起來。

仿佛來人不是來看她的笑話,都是她的鐵粉來捧她的專場一般。即便穿個大鬥篷白色連衣裙都蓋不住她的三層大肚腩在她的手舞足蹈間有韻律的顫動。

這婆娘正是方圓十裏八鄉有名的潑婦,惡婦,號稱罵街無敵手的肖大,也就是肖嬸兒的意思,肖大是鎮上的人給她取的渾名,但她自己卻不以為然,反而覺得享受,覺得是大家夥怕她敬她,才給她一個“大”的尊稱,背地裏,“大無賴”“大潑婦”“大家龜秀”無不是數落她的話。

吵架這個圈兒裏,這彈丸大小的玉牌鎮裏也算是能人輩出,為啥偏偏這肖大就能坐上這頭把交椅?

就倆字,“底線”!毫無底線!別人罵不出來的話她敢罵,別人做不出來的無恥的事她敢做!

有一次罵戰,被人揭短,戳脊梁骨,這婆娘一時語塞,竟徒手抓起一把新鮮的牛糞用力朝對手甩去,扔了對方一臉一身不說,她還舉著手追上去要撕爛別人的嘴,這架勢誰招架得了?也就是這一招“天女散花”,讓她一戰成名,榮登一把交椅的寶座!

“這王八殼當烏龜殼用,用的還挺上頭啊,穿上還舍不得出來了是吧?遲早哪一天老娘非要一把火點了你們這烏龜王八殼不可,躲?我看你們躲到什麼時候去!”肖大歇斯底裏地叫嚷著。

“媽,你讓我出去,我今天非抽她幾個大嘴巴子不可!這潑婦,三番五次找咱家麻煩”。歐陽拓實在是受不了,非要出去教訓這個惡婆娘。

這歐陽拓是這家皮革店店主老歐的長子,今年才17,正是血氣方剛脾氣衝的年紀,家裏攏共四口人,拓母,繼父老歐,歐陽拓,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歐陽惠。

這拓母原本是縣城裏大戶人家的閨女,早年間與家裏的短工,情投意合,兩情相悅,準備來個奉子成婚,就懷了歐陽拓,奈何家裏人反對,死活不同意,並且給了拓父一大筆錢打發了,從此就一直杳無音訊。

不過這也不奇怪,畢竟在那個清末民初之年,人們很多的思想還是停留在封建社會的籠罩裏,對那種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愛是相當反感的,更何況還私定終身,未婚先孕,這在家族裏,特別是當地的大戶人家裏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是絕不能接受的!

拓母聞言,那男人竟為了錢而拋下他們娘倆,也幡然醒悟了,也算是懸崖勒馬,迷途知返,不再去尋死覓活的折騰家裏人了。

但孩子畢竟是無辜的,正當家裏人為勸說拓母流掉孩子而苦惱發愁的時候,家裏的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曾經衣食無憂的一大家子支離破碎,家破人亡。

不幸中的萬幸,也正是因為這場變故,才讓這個將來能夠獨霸一方,讓一眾人舍命跟隨的的歐陽拓有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機會,雖然當時正逢亂世,但有句話說的好,運氣總是弱者的借口,強者的謙詞!不過這些也都是後話了。

這次變故之後,拓母家就隻剩下拓母和拓母的親哥哥,外加一個還未出生的孩子,拓母也因為這次的事件和哥哥有著脫不開的關係,而選擇了不辭而別,走時還留下字條,希望兄妹二人各自安好,今生最好永不再見。

幾經輾轉,拓母經家裏之前的下人在城外的親戚介紹,認識了開皮革鋪子的老歐,也就是歐陽拓的繼父,由於拓母平日裏平易近人,對待下人完全沒有主仆大小姐的架子,那些個下人無不念她好的,就連仆人回家探親,在親人們麵前也是誇,這個大小姐如何如何的好。

所以那仆人的親戚得知大小姐的遭遇後,也是花了心思費了腦筋,眼睛擦了又擦才把這個老歐介紹給拓母認識。

老歐呢,祖傳的手藝,祖上好幾代人都是做皮革加工的,典型的手藝人,就是特別有那種匠人精神。總而言之吧,手藝沒得說,十裏八村無不豎大拇指的,人品呢,老實,踏實,本分。唯一的缺點就是人太過於老實,木訥,幹活可以,口才不行,會幹不會說,更別提什麼逗女孩子開心了,所以這才一直單著。

一個是未婚先孕的富家大小姐,當然,現在是落寞了,一個是從未婚娶的大齡男青年,沒想到兩人這一見麵,一交談,還真就看上眼了,這兵荒馬亂軍閥割據的年代,一個女人身無分文,無家可歸,況且還懷著個孩子,生存下去都成了一種奢望,身邊要是再連個伴都沒有,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確實也如那介紹人說的一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老歐確實還不錯,沒讓拓母失望,除了嘴上笨點,其他的啥都好,也知道疼人,也顧家,對歐陽拓更是視如己出,疼愛的狠,也不枉歐陽拓跟他姓了一場,再加上後三年又生了個妹妹歐陽惠,一家四口,雖然談不上富裕,倒也還是和睦團圓,開開心心的。

歐陽拓呢其實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從小到大,鄉裏鄉親的,能有不多嘴多舌的嗎?

索性拓母也幹脆直接,一五一十的把當年的事情經過和兒子講了一遍,其實歐陽拓他自己也沒介懷過這些個事情,因為在他眼裏,繼父老歐完全是一個合格稱職的父親形象,他也從來都沒有過父愛缺失的感覺。

久而久之,那些嚼舌根拿他尋開心的旁人也就自覺無趣了,畢竟人家當事人都不當回事的情況下,一個外人再拿出來說,豈不是自討沒趣?

這歐陽拓雖然從小就聰明,腦瓜子轉的賊快,但是卻不好上學,別人上學上課,他就找個地方乘涼睡覺,等孩子們放學了,他再跟著大夥嗚嗚泱泱的往家裏跑,可謂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但唯獨一件事他從來不會偷懶,甚至是風雨無阻,每期必到。那就是村口說書先生的故事會,這說書的厲害,講故事唱戲拉二胡口技等等都會,像什麼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春秋,唐宋元明清,秦瓊秦叔寶,明太祖朱元璋,闖王李自成...在他嘴裏都是活靈活現,張口就來!歐陽拓對他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可以說是他的頭號故事迷。

說書先生呢是個瞎子,姓甚名誰?誰也不知道,有說他是前朝的舉人,因朝代更迭流落至此的,有的說他就是一江湖騙子算命先生,年紀大了走不動了才在這村裏落腳的,說啥的都有,有叫他瞎子的,有叫他瞎說八道的,有叫他瞎扯淡的。。。唯獨隻有歐陽拓每次碰麵都會恭恭敬敬叫一聲老先生好。

瞎子每次聽到這些稱呼也不惱,因為每次開講時,周圍人的嘈雜聲,叫喊聲,鼓掌聲,還有慷慨人士打賞的銅板都足以證明大家對他的喜愛。

歐陽拓雖然不怎麼上學,可這腦袋裏的曆史典故,人物故事,為人處世的道理,甚至是三國裏的兵書兵法那可是一點都不少,為啥?可不都是從這說書的這裏學來的?或者說,比起學堂裏拿著戒尺的教書先生,這說書的瞎子,才更像是歐陽拓真正意義上的老師。

歐陽拓也確實聰穎過人,用過耳不忘來形容也差不太多,每每跟妹妹小惠講起故事來都是有板有眼,一點也不含糊,雖然小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對這些根本就不感興趣,每次也都是嗬嗬一笑,應付一下哥哥而已。

這歐陽拓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騎馬,本來老歐尋思著這小子既然不好好上學堂,將來功名利祿什麼的應該是與之無緣了,不過也沒事,若能把自己的好手藝傾囊相授,再加上小拓的外貌口才,將來成個家過個小日子那絕對也是沒問題。

由於這小子從小就好動,常年在馬背上翻滾,再加上拓母本身就容貌過人的基因加持,年僅十七的歐陽拓,就已經是一米七八的大個兒,身材勻稱結實,不胖也不瘦,一張英俊瀟灑的臉,一雙深邃有神的眼睛,再加上常年騎馬曬出來的小麥膚色,顯得格外陽光帥氣。

沒成想,老歐那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歐陽拓那小子對皮革製作的手藝根本就沒興趣,家裏沒馬,就找了個給地主家放馬放牛的活計,成天在馬背上上下翻騰,策馬狂奔,要麼就蹲在瞎子那裏聽書聽故事,平時根本就見不著人。

今天為啥老老實實待在家裏沒出去?那還是因為這些天他爸老歐接了個大活兒,鎮上的一個客人給老歐介紹了一單大買賣,說是有個大財主家,光姨太太就七八個,全家上下加起來幾十口人。

這馬上要過冬了,特地想提前置辦點皮大衣,手套,皮靴子啥的,這一單要做成了,那貨款可抵得上尋常百姓家大半年的收入,而且做的好,老板滿意了額外可能還會有打賞,根本就不差錢!

這可是老歐有生以來接的最大的一個活兒,全家人都很高興。那既然家裏有事忙不過來,自然就沒有再出去的道理,別看歐陽拓平時野性大,可每到關鍵時刻,該幫忙的幫忙,那也是沒得說,所以即便他平時到處耍,老不見人,拓母和老歐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並不怎麼去說他。

俗話說,沒有那不透風的牆,不知道怎的,老歐接大單的消息就傳到了肖大的耳朵裏,那這件事又與肖大何幹?

原來這肖大家裏也是開皮革店的,她老公老丫,跟老歐一樣,本都是祖傳的手藝,可到了他這一代,自己不爭氣,好酗酒,抽大煙,手藝早就不如自己的先輩。

以前老歐一家沒到鎮上來的時候,就他一家皮革店,雖說手藝次,那好歹也是獨家生意,日子自然也還過得去。可隨著老歐的新店開張,老丫的生意可以說是急轉直下,入不敷出,甚至快到了瀕臨倒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