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興元年,

細微的天光中響起了悠長的鍾聲。

卻沒有一個文臣武將趕到北宮上朝,那沉悶的鍾聲撞破不了黎明前的黑夜,但敲醒了這個帝國的行令中心—洛陽城。

宮鍾齊鳴,

連續的四十五聲大喪之音,讓洛陽城一片肅然。

漢和帝晏駕,於章德前殿內崩。

... ...

長秋宮,

身著素服的皇後鄧綏,神色嚴肅。

長秋宮是皇後之住所,大長秋為皇後所有的官屬的負責人。大長秋鄭眾緊跟在她身後。

“殿下~”

“剛才中黃門來報,小黃門李喜已帶羽林衛,去迎回養於郭區與郊區的皇子...”

“皇宮、武庫、太倉、三公府(太尉、司徒、司空)與其它貴族重臣的國宅,還有供養城中居民生活的三市(南市、馬市、金市),內城的各個閭門。全部已被小黃門孟生和南軍衛尉鄧康帶領宮廷禁衛軍監管....”

鄧皇後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沒人知道,

這一刻,

鄧皇後的內心有著怎樣的失落與痛苦。

他在大長秋鄭眾的陪同下,來到章德前殿,望著躺在龍榻上漢和帝劉肇,她眼睛已容不下任何一粒沙。

... ...

宮門外,

箭袖蟒袍的中黃門小隗子著急忙慌地朝章德前殿奔來,臉上的汗珠一個勁兒地往下流,身上的衣服也早濕透了。

此時,

淡然的鄧皇後站在章德前殿大門前,遙望著皇宮外。

而大長秋鄭眾的表情卻沒有鄧皇後顯得那麼輕鬆。

其實昨日漢和帝就已龍禦歸天,

一直選擇秘而不發。

直到今日寅時一刻,才撞響寓意九五至尊的喪龍鍾。

還調動宮廷禁衛軍將一眾劉氏宗族與重臣幽禁在國宅中。

這要是失敗了。

鄧皇後雖然沒有子嗣,但好歹是位皇後,最不濟還有外戚鄧氏護著,頂多也就淪為廢後。

但作為合謀,又是宦官的大長秋鄭眾,結局不用想也能猜到。

奔來的小隗子本想在殿門外時再緩緩速度,

可沒想到鄧皇後會站在殿門外。

他立馬把頭低下,

想要減緩奔跑的速度,

可此時的腳已不聽使喚。

小隗子隻好“噗通”一聲跪倒,用四肢著地的方式讓自己停下來,可還是感覺自己的頭觸碰到鄧皇後的鞋。

小隗子的膝蓋已被大理石的地麵磨破,在地麵留下兩道三尺有餘的血痕。

並沒有人關心這些,周圍的人都認為這是作為奴才該做的。

小隗子立馬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喊道:

“皇後殿下饒命…”

“皇後殿下饒命。奴才一時著急,請皇後殿下責罰。”

大長秋鄭眾見此情景,厲聲嗬斥道:

“小隗子,”

“竟敢衝撞了皇後殿下的聖體,不想要腦袋了?”

被叫做小隗子的中黃門仍然哭著,重複地喊:

“皇後殿下饒命……”

皇後鄧綏揮揮手示意中黃門小隗子站起。

有眼色的大長秋鄭眾見狀,伸手作出起來的手勢,喊道:

“小隗子,”

“快起來吧!”

“皇後殿下寬宏大量,”

“快與皇後殿下細細道來宮外的情況....”

大長秋鄭眾見小隗子起來的慢,親自上手拉他起來。也不顧他磨破的膝蓋是否能站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