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羊與虎的莫逆(四)(2 / 3)

或許有人納悶漠飛這位殺神何以會在金陵?事實上呢,漠飛隻是遵從其二哥苟貢的派遣,前來金陵刺探太平軍的情報罷了。

記得數曰前,當八賢王李賢帶著五萬大軍以及金陵眾前往廣陵,留謝安獨自在橫江對陣小舅子枯羊時,金陵眾如今的二代當家丁邱曾派遣了數十名金陵眾刺客混入了金陵,為謝安取金陵而提前做準備。本來謝安是打算叫苟貢發書至廣陵,讓丁邱回來聯絡金陵城內的金陵眾刺客,但是,廣陵那邊的戰況似乎並不樂觀,以至於丁邱分身乏術。

因此,謝安便叫東嶺眾負責與金陵城內的金陵眾刺客彙合,正因為這樣,漠飛這位東嶺眾內的招牌人物,便成為了苟貢首發的人選。

但就連漠飛也沒想到的是,還沒等他摸到金陵城內,他便聽到城內喊殺聲亂成一團,心中納悶的瞧準時機攀上了城樓。攀上城樓眺望城內,漠飛這才震驚地發現,城內的牛渚太平軍與金陵太平軍似乎是起了爭執,以至於兩軍明明同為太平軍,卻自相殘殺起來。

直到他摸到牛渚軍將領王建附近,他這才從王建與人述說的事中得知了整件事的大概。

[枯羊……不就是大人的小舅子麼?難道這些人……]

想到這裏,漠飛趁著無人注意翻身躍入了城樓內,裝模作樣地混入了王建麾下的士卒當中。

而王建顯然不知自己身邊的士卒內竟然混入了漠飛這麼一位殺神,猶麵色凝重地緊盯著城內。

本來,徐常負責著在城內街道抵擋金陵太平軍將領楚平、郭勝二將的反攻,而如今徐常既然帶兵突圍攻向城守府,這無疑使得王建這邊的防守力量更加吃緊。

果不其然,徐常帶兵離開還不到一炷香的工夫,金陵軍的楚平與郭勝二將便已從城內街道攻至了城牆邊,金陵軍的士卒沿著城牆內側的階梯殺上城來,隻殺地牛渚軍節節敗退。

“守住!守住!——誓死守住這裏!”

王建大吼著振奮著麾下士卒士氣,因為他很清楚,若是西城門被金陵軍奪回去,那麼,縱然徐常僥幸救出了大帥枯羊,他們牛渚軍也無法活著離開金陵。

西城門,那是他們唯一的退路!

但遺憾的是,即便如此楚平與郭勝二人還是攻上了城樓,眼瞅著那猶如潮水般湧上城樓的金陵軍士卒,王建心中大為焦急。畢竟單憑他一人,實在難以抵擋楚平、郭勝兩員將領。

“王建!”遠處的楚平大吼一聲,怒聲斥道,“你無故攻占我金陵城門,究竟有何目的?!——你可別忘了,是我軍好心將你等從周兵手中救出,而你等呢,卻反而來加害自家兄弟!”

“自家兄弟?”王建雖心中焦躁不安,嘴上卻毫不留情,冷笑著說道,“既是自家兄弟,何以要惦記著接管我牛渚軍?甚至於,竟軟禁、扣押我軍主帥……”

楚平聞言麵色微微一紅,咬牙罵道,“廢話少說!速速叫麾下士卒棄械投降,拱手將城門想讓,我尚可饒你不死,否則,別怪楚某不顧同為太平軍弟兄的情麵!”

“做夢!——有我王建在此,你等休想!”本著破罐破摔地心思,王建怒聲罵道。

“該死的!”楚平聞言大怒,提劍指揮麾下士卒喝道,“殺過去!——攻下城樓,將叛徒王建碎屍萬段!”

“喔——!”金陵軍士卒大呼一聲,死命強攻上來。或許是無緣無故被本該是友軍的牛渚軍攻打,金陵軍士卒心中皆憋著一口惡氣,以至於此番交鋒,牛渚軍竟是節節敗退,幾乎在照麵的工夫便失去了石階位置的控製權,使得愈來愈多的金陵軍士卒能夠從這條路攻上城樓來。

見此,王建心中愈加不安。

[徐常此去城守府,必然會遇到楚平、郭勝這二人,可是……比起徐常,首要目的是奪回城門麼?——這樣也好,這樣一來,徐常去救枯羊大帥自是能減少幾分阻礙,可問題是,我這邊可吃不消啊……]

眼瞅著楚平、郭勝二人殺開一條血路徑直朝自己而來,王建又驚又急。

平心而論,附近他牛渚軍的士卒人數也不少,幾乎能與楚平、郭勝二人麾下的兵士數量持平,問題在於領兵的將領,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畢竟他王建可沒有絲毫把握能抵擋那兩人。

就在王建暗暗著急時,金陵太平軍將領楚平已殺至他麵前,手中的長槍二話不說便戳向王建麵門。

“鏘——!”

王建自是不會坐以待斃,提刀將楚平的槍尖蕩開,然而槍身處傳來的力道,卻叫他右手微微一麻,竟未能及時作出反擊。

[該死的……]

王建皺了皺眉,他實在沒想到,楚平的臂力竟高出他那麼多。

“哼,微末武藝亦敢在楚某麵前叫囂!”見王建武藝遠遠不如自己,楚平心下大定,更是連連強攻,逼得王建連連後退,幾乎已退到了牆根處。

“砰!”

王建的後背撞到了背後的牆壁,他下意識地回頭望了一眼,而就在這時,卻見楚平瞧準機會,一槍打落了王建手中的寶劍。

[糟了!]

王建暗叫一聲不妙,他下意識地抬起頭,入眼處,一柄長槍的槍尖閃耀著寒芒刺向他的胸口。

“啊哈,得手了!”楚平哈哈大笑,而就在下一秒,他臉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低下頭難以置信地望著胸口處那兩寸從背後刺穿胸膛的劍刃。

[咦?]

王建愕然地望向楚平,他這才注意到,有一名他麾下的士卒不知何時來到了楚平身後,一劍刺穿了後者的身軀。

“你……”楚平亦難以置信地轉過頭去,驚視著偷襲自己並且還得手了的牛渚軍士卒,他實在難以想象,一名尋常的牛渚軍士卒何以能潛近到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