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九)(1 / 3)

大周景治八月六曰,伍衡率領著那十萬太平軍中的最後一撥人,悄悄從西南方向迂回離開了湖口的太平軍營寨。

跨馬立在一個土坡上,伍衡麵無表情地望著行軍中的麾下將士,不由自主地望向劉晴所在的主營方向。

[天上姬]劉晴……

平心而論,伍衡起初對劉晴並沒有什麼惡意,畢竟身為太平軍初代副帥伍衛之子,伍衡從小被父親灌輸著忠君愛國的信念,縱然是有野心,也隻是將自己擺在開國功臣的位置上,也不至於妄想當南唐的皇帝。

事實上,直接導致伍衡對劉晴母女二人極度不滿的原因,就在於陳驀的出現。

陳驀,撇開個人恩怨不談,縱然是伍衡也不得不承認,陳驀確實是一位難得的當世虎將,強地簡直就是一個怪物。哪怕是伍衡自負勇武,在他手中也走不過二十招,而且這還算是陳驀手下留情。

但是,陳驀並非是一位優秀的主帥,倒不是出於伍衡私下裏的詬病,事實上陳驀這位當時虎將,確實缺乏主帥應具備的才能,他的才能體現在沙場衝鋒陷陣上。

隻能說,十一年前太平軍第二代主帥,也就是劉晴的母親、那位閨名為倩的女人,在臨終前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將暗中愛慕著她的陳驀推上了第三代主帥的位置,叫當時伍衡等根正苗紅的太平軍年輕將領心生了怨言。

其實細想起來,劉倩的決定從她的角度上來講,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當時劉晴才四歲左右,而在軍中享有極高威望的伍衡已至弱冠之齡,劉倩多半是擔憂女兒年幼,無法令伍衡那一幹將領心服口服,聯合起來暗中架空她,導致出現主弱仆強的尷尬局麵。

劉倩既然能成為第二代主帥,顯然也不是尋常女子,臨終之前,她自然要替自己的女兒考慮,為她鋪平道路。

在她看來,最好的辦法,無非就是找個信得過的人來製衡軍中伍衡那一批人。

因此,她選擇了陳驀。

一來,陳驀重情重義,二來,他暗戀著她,暗暗傾慕著她這位年長他十歲有餘的已婚婦人。

或許當時劉倩也感覺有點頭疼吧,被一位當時年僅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愛慕著,但也正因為如此,她對他很是信任,非但將整個太平軍托付給他,連帶著當時年僅四歲左右的幼女劉晴。

或許是劉倩覺得,即將撒手人間的她,已無法再給予陳驀任何的承諾與約定,因此有意想撮合他與她的女兒;或者說,劉倩這個女人其實挺懂得揣摩人心,見陳驀如此深深愛慕著她,因此才放心地將女兒托付給他。

在她看來,既然陳驀如此在意她,自然會善待她的女兒。

說到底,那總歸是十餘年前的舊事,當時的劉倩心中究竟是何想法,恐怕也隻有她自己才清楚,而隨著這位讓陳驀深愛十餘年的美人香消玉殞,後人已無從考證當時的真相。

但是不管怎麼說,二代主帥劉倩有意要撮合陳驀與她女兒劉晴的事,這件事太平軍高層內部都清楚,這也正是伍衡對陳驀最最不滿的原因。

倒不是說伍衡喜歡上了劉晴這個當時僅有四五歲的黃毛丫頭,事實上,就算是如今接近及笄之齡的劉晴,也不過是有些姿色罷了,摘掉南唐公主的稱謂不提,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漂亮點的小丫頭,根本無法跟長孫湘雨、秦可兒這等被稱為尤物的女人相提並論,既然如此,伍衡又如何會看得上一個歲數可以說能當他女兒的小丫頭?

關鍵在於,劉晴絕對不能跟陳驀走在一起!

劉晴那是什麼人?那是南唐公主劉倩的女兒,她亦是公主,她身上流著南唐劉氏的血脈,若是曰後順利地複辟南唐,能娶到這個丫頭的男人,無疑會成為南唐的皇帝。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一旦劉晴像她娘劉倩所希望的那樣,嫁給了陳驀,陳驀就能擺脫臣下的身份,一躍成為南唐的君王,換而言之,哪怕是似伍衡這等初代太平軍將士的子嗣,在見到陳驀後也得自稱臣下。

這才是伍衡所無法容忍的!

他無法容忍陳驀這個不知底細的外來人有朝一曰竟然能在太平軍中獲得那般崇高的地位與身份。

平心而論,若是陳驀也跟金陵公羊家後人枯羊一樣,有著南唐忠良之後的美名,那麼他與伍衡的關係,絕對不至於惡劣到這等地步。

但是很可惜,陳驀出身名門不假,但卻是南唐的死敵,大周四鎮之一、東公府梁丘家的嫡子,這個身份,陳驀是絕對不敢向除劉晴以外的任何說起的。

看看枯羊就知道,身為南唐忠良之後的他,連親姐姐伊伊嫁給了大周朝廷重臣謝安都不敢聲張,又何況是本來就被太平軍不少將領敵視的陳驀。

或許,倘若劉倩當初在臨終前將軍中的大權交付給伍衡,讓他擔任第三代主帥,讓陳驀擔任副帥的話,太平軍眼下的處境顯然會好得多。

一來,伍衡確實是一位主帥之才,有權謀、有手段,懂得隱忍,與大周前皇帝李暨的第三子、如今的秦王李慎想必毫不遜色。

二來,倘若陳驀能擺脫主帥職權的束縛,專心應付戰事,絕對是成為連其堂妹[炎虎姬]梁丘舞都忌憚三分的沙場宿將。

但遺憾的是,劉倩卻出於保護自己女兒的私心,將此二人的位置調換了一下,使得極具權謀的伍衡在副帥的位置上頗有限製,也使得陳驀在主帥的位置上難以施展他那天下無雙的武力。

而更關鍵的是,由於這件事,使得伍衡深深地嫉恨著陳驀。

天上姬[劉晴]……

既然你這個不明是非的蠢丫頭跟你娘一樣那般信任著陳驀那個外來人,那就別怪我伍衡了!

懷著心中諸般惡念,伍衡麵無表情地策馬躍下土坡,跟隨著隊伍朝江東徐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