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二)(2 / 3)

見謝安點頭認同了自己的觀點,於瀝深吸一口氣,抱拳繼續說道,“而如今形勢則大為不同,謝大人帶八萬大梁軍到此,雖然人數尚不及賊軍,可終歸大梁軍訓練有素、兵甲齊備,豈是太平賊軍可擋?——下官以為,謝大人駐守在此,就算一時被賊勢所迫,他曰亦能掃平賊軍!”

謝安聞言不自覺笑了笑,奉承話誰不愛聽啊,盡管他很清楚他自己可不是[一時被賊勢所迫],實在是太平軍賊勢浩大,並非他一人能敵。

“是故,下官提兵至此!”提高了幾分聲調,於瀝拱手抱拳,正色說道,“助謝大人掃平太平賊軍!——非但僅我彭澤郡,還有附近各郡縣的同僚……”

“附近各郡縣的同僚?”聽出了於瀝話中深意的謝安聞言一愣。

“是這樣的,”見謝安麵露不解之色,於瀝低聲解釋道,“其實在大人率軍來此之前,下官就曾秘密與附近各郡縣的同僚私下商議過,隻是礙於太平賊軍賊勢浩大,我等不敢輕舉妄動罷了,而如今大人率八萬大梁軍來此,正好可以一舉將賊軍剿滅!”

謝安聞言眼眸中閃過幾分興致,抬手說道,“莫非於大人有妙計?請細說!”

“是!”於瀝抱了抱拳,壓低幾分聲音說道,“謝大人可知,鄱陽湖東岸山林中,有太平軍秘密囤積糧草的所在?”

“略有耳聞!”謝安點了點頭,畢竟此事金陵眾的何濤就曾這麼告訴過他,隻不過不敢斷定罷了。

“謝大人可真是消息靈通。”於瀝驚訝地望了一眼謝安,繼而沉吟說道,“大人知曉此事就好辦了!——早前,賊軍屯糧之處,想必會有重兵把守,而如今,因為謝大人的原因,十餘萬太平軍主力皆在湖口一帶與大人對峙,下官以為如此一來,賊軍屯糧之處必定守備空虛……”

謝安微微皺了皺眉,摸著下巴喃喃說道,“於大人的意思是襲其糧倉?”

“不錯!”於瀝點了點頭,厲聲說道,“據下官這來年的暗訪探查,太平軍在此附近,就隻有鄱陽湖這麼一個地方是屯糧所在,若是我等能一舉燒毀其屯糧所在,太平賊軍不足為懼!”

“唔……”謝安聞言點了點頭,繼而又搖了搖頭。

不可否認他對於瀝的建議很是心動,不,應該說,其實在此之前他就有過這類的打算,問題在於十五萬太平軍盯他盯地緊,即便是悄然派出一支奇兵,也很難穿過太平軍的勢力範圍,去襲擊在其身後的鄱陽湖。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的重要姓謝安還是很清楚的,若是他辦得到的話,早就派人去了,哪來等於瀝這位彭澤郡知府來提醒?

仿佛是猜到了謝安心中所想,於瀝壓低聲音說道,“大人誤會了,下官的意思並未請大人出兵燒卻賊軍屯糧內的糧草……”

“唔?”謝安奇怪地望了一眼於瀝,詫異問道,“於大人的意思是?”

“不瞞大人說,其實在提兵來此之前,下官已派心腹之人喬裝打扮成客商,南下豫章,向豫章郡知府孔焉孔大人搬救兵,請他出兵從後方襲擊鄱陽湖,燒毀鄱陽湖一帶賊軍私藏的糧草……眼下太平賊軍的目標乃是謝大人,十五萬主力皆屯紮在此,應該料想不到,孔大人會從後方起兵,襲其後方屯糧所在!”

此言一出,帳內眾人皆驚呼一聲,尤其是梁乘等一幹大梁軍將領,一個個那是紅光滿麵,仿佛已勝了太平軍一般。

“此計大妙,此計大妙啊,大人!”難掩臉上的歡喜笑容,梁乘轉頭望向謝安,又是歡心又是自責般說道,“是啊,我軍雖被賊軍阻在此地,可卻能借助附近郡縣官兵之力……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其實不怪梁乘沒有想到,就連謝安也沒有想到,畢竟他這些曰子隻顧著思忖如何才能用手中八萬大梁軍擊敗十五萬太平軍,最不濟也要將其栓死在此,卻忽略了荊、揚交界其實還有不少他可以動用的兵力,要知道李賢在出現前可是賦予了謝安自由調度江南任何郡縣兵力的權利。

隻能說,謝安在大局觀上還稍有欠缺,跟像長孫湘雨這樣的兵略家相比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繞過太平軍,南下望豫章搬救兵……妙!妙!——非於大人提醒,本府險些誤了大事!”謝安不得不承認是他是疏忽了,忘卻了自己還有調度江南各郡縣兵馬的權利。

“謝大人言重了,大人不過是當局者迷罷了。”見謝安出言稱讚,於瀝臉上笑容更甚,興致勃勃地與謝安幹了一杯酒,繼而抬手擦了擦嘴邊的酒漬,喜聲說道,“下官以為,太平賊軍的注意此刻皆在大人此營身上,勢必不會提防來自後方的襲擊,因此,孔大人此行十有**能夠成功,而一旦鄱陽湖口的糧倉被燒,太平賊軍勢必大亂,勢必會退回荊州,到時候,大人可率精銳兵馬隨後掩殺,必定能夠重創太平賊軍!”

“唔,唔!——不知豫章郡知府孔焉孔大人何時出發?”謝安連連點頭,說實話,若不是力有不逮,他何嚐甘心避戰不出?自然是早早打退太平軍,前往南郡江陵支援李賢,而如今有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擺在他麵前,他又豈會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