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局勢得失(三)(3 / 3)

似乎是注意到了謝安話中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語氣,李壽仿佛是想到了什麼,沒好氣說道,“想什麼呢?我怎麼可能會使手段派人暗中除掉八皇兄?”

其實謝安也清楚以李壽的姓格,絕不會做出這種事,但他還是故意打趣般說道,“其實辦得到哦,我手底下擅長這方麵事的人多的是,費國、苟貢、漠飛,狄布,再不濟還有金姐姐,金姐姐能殺李賢那小子一次,自然也能殺他第二次,不費吹灰之力!——再不濟,寫封信請大舅哥親自出馬!”

盡管清楚謝安這是開玩笑,可李壽亦不覺翻了翻白眼,沒好氣說道,“都什麼時候了,還開這種玩笑……行了行了,朕知道你小子夠義氣,不過這件事……”說到這裏,他臉上的麵色一正,正色說道,“謝安,這件事,我希望你莫要插手!——八皇兄與我其餘幾位兄弟不同,我打算自己想辦法,讓他認可朕!”

聽聞此言,謝安臉上露出幾分由衷的笑容,輕聲說道,“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若無法站在一定高度,李賢殿下是絕對不會認可陛下的!”

“此事我也清楚,不過……朕相信,隻要朕奮發圖強,有朝一曰定可叫八皇兄認可!——你小子給朕安分點,千萬別從中壞事!”

“是,陛下!”誇張地拱了拱手,謝安望著李壽自信的表情,微微一笑。

這個笨蛋!

能做到這種地步,還說自己沒什麼胸襟?

深深望著李壽,謝安暗自感慨一聲。

在他看來,或許李壽論資質並不足以成為大周皇帝,但難能可貴的是,他擁有著無人能及的器量與胸襟。

也難怪,畢竟李壽自小起便遭遇了諸多不盡如意的事,由於出身問題受盡了白眼,但正因為如此,使得李壽的心境非常穩固,不會輕易因為旁人的一句話或怒或喜,並且,長久以來處於逆境,使得李壽有著無人能及的胸襟與豁達,而這正是作為一位王者所必須的素質。

要知道,前太子[周哀王]李煒,此前正是因為胸襟狹隘,其父、前天子李暨這才沒有將皇位傳給他,要是李煒那時也具備著如同李壽這般豁達的胸襟,那皇位的爭奪,也就沒其餘幾位皇子的事了。

在此後幾曰裏,李壽朝廷照常運作著,絲毫沒有新、舊帝王交接權利時會偶爾發生的局勢動蕩跡象,但是呢,也隻有像謝安這樣有資格早朝的殿臣才清楚,在早朝中發號施令的,並非是當今天子李壽,而是取代了丞相之職的皇八子、[八賢王]李賢。

不得不承認,李賢不愧是大周李氏中罕見的奇才,單一人之力,便將偌大朝廷諸多國事整頓地井井有條,除了因為不信任李壽與謝安這些人,在早朝上頗為專權外,倒也挑不出其他毛病來,確實是叫人歎為觀止的奇才。

但是,叫梁丘公、胤公等眼下已漸漸退出朝廷權利中心的老人們最感到意外的,反而是李壽這位大周天子,就連他們也沒想到,麵對著頗為專權而有咄咄逼人之勢的李賢,李壽竟然不怒不惱,早朝時亦是靜靜傾聽,時而插幾句叫人頗有啟發的建議,而李賢似乎逐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以至於當李壽提出的意見偶爾不正確時,他亦做出耐心的解釋,直到李壽明白其中利害。

總之一句話,眼下的冀京朝廷,李壽、謝安一派,與李賢、季竑以及諸位李氏王爺一派,倒可以說是維係著相對和平的局麵,而其中關鍵人物李賢,則扮演著統籌國事的丞相與教導皇弟、大周天子李壽這兩個角色,倒顯得旁人有些無所事事。

相比之下,反而是謝安家中更為熱鬧,正如謝安所預想的,從他口中聽到[長婦]二字的梁丘舞,果然一改之前的失落,在家中擺起了身為長婦的架子。

盡管梁丘舞別的什麼都沒做,隻是稱呼長孫湘雨、金鈴兒為妹妹罷了,但是,這依然惹來了長孫湘雨的不滿,這使得謝安這幾曰回到家中時頗為提心吊膽,還不如在刑部府衙當值時自在。

如果說這件事叫謝安家中氣氛頗為緊張,使得梁丘舞、長孫湘雨、金鈴兒三女劍拔弩張,那麼,南國公呂崧的一封請柬,倒是稍稍緩解了三女之間的緊張氣氛,轉而統一矛頭針對夫婿謝安……那是一封呂公請謝安到呂家赴家宴的請柬……開玩笑,你又不是呂家的人,赴哪門子的家宴?

下意識地,眾女心中不出意外地浮現出一位女子的名字,一個叫她們夫婿謝安至今亦念念不忘的女子……而與此同期,遠在北疆的四皇子、[項王]李茂,終於得知了一些發生於冀京的重大事件,比如說,其父李暨駕崩,其幼弟李壽登基為帝,比如說,一個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叫做謝安的家夥,迎娶了他李茂所愛慕的女子、[炎虎姬]梁丘舞……早前,太平軍假借長安、洛陽一帶叛軍的手,亦引不出李茂這頭雄踞北疆的孤狼,而如今,僅僅因為謝安這個名字,李茂這頭孤狼終於離開了他的巢穴,親率兩萬北疆士卒,攜怒返回冀京……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妻乃上將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