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翻看了日記,才知道,由於父母太忙沒有時間陪伴,自己一直感覺到很孤單,但是也正是因為父母愧疚無法陪伴,才對自己更加溺愛,可以說是有求必應。自己別扭的性格並不合群,所以也沒有什麼朋友。

與張誠的相遇是在書店裏,這個小姑娘每周都會去書店買書,遇到喜歡的就會買回來,這也是為什麼自己房間的臥室會有這麼多書的緣故,有一次去書店,想找一本國外的書籍《月亮與六便士》,沒有看到,所以隻是拿了最後一本《小王子》,也很不錯,結賬的時候問店員《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下次什麼時候能到,自己想買。也就是這個時候碰到了張誠,在我出門的時候他主動跑過來:你好,我剛聽到你是想看《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嗎?

我看向這人,戴著眼鏡,皮膚白皙,五官清秀中帶著一抹俊俏,帥氣中又帶著一抹溫柔,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好複雜,像是各種氣質的混合,但在那些溫柔與帥氣中,又有著他自己獨特的空靈與俊秀,有些害羞道:是的,請問同學你有事嗎?

張誠:我有這本書,我剛來晚了,我想買這本《小王子》,所以我們能交換看嗎,一周後可以麼。

我思考片刻,覺得這應該是當下最快看到那本書的辦法,便也是同意了,這就是我跟他的第一次交集。

少女懷春的年紀,碰到這樣的一個男孩子,從那次以後在學校,總會下意識關注這個人,逐漸變得喜歡,可惜,這種不是雙向奔赴的喜歡,終究是以一個人的慘敗收場。

日記裏還寫了大大小小的生活瑣事,但大多看起來都能表示這個小姑娘生活無憂,最大的挫敗應該也就是來自於那個叫張誠男生了。

收起日記本,結合腦海裏接收的記憶,開始計劃自己在這個時代該如何生存,雖然暫時衣食無憂,但自己並不是想一直成為一個父母庇護下的米蟲。作為新時代女性,雖然一直很想躺平,但也隻是建立在自己有工作的情況下,當鹹魚一樣躺平。可目前的情況,自己也不知道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小姑娘雖然學習成績還不錯,但如今政策下並沒有高考,高中也快結束了,如果還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就要麵臨下鄉,想到要去鄉下下地掙工分,自己就頭皮發麻,不管是前世還是現在,自己都沒有接觸過農村的生活,也都是父母嬌養著長大了,無法想象自己以後要是去下地種菜會是怎樣的光景,所幸離畢業還有一段時間,父母最近也在為這個事苦惱,自己並不想參軍,所以最好的安排是去工廠裏幹活,成為一名工人,可結合自己女兒的實際情況,也不知道該找哪個工廠合適所以就一直拖著沒解決,關於自己,好像去哪個工廠都無所謂,因為都不喜歡,想到這有些煩躁,未來何去何從還沒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