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耕出山之後繼續打鬼子,留下幾個人在家看家護院。不料還是被幾個日本人摸了進來,殺了自己的爺爺奶奶,還有好幾戶人家,少女因為進山采藥逃過一劫。最後幾個日本人被打死,但是這個小鄉村裏,文風兩大姓氏出現了隔閡:不是風家三十多口搬來,這個山村照樣風平浪靜。後來日本投降,文三耕解散了自己的手下兄弟,除了自己留下一點,剩下的的山上的財產給了當時的陳家大少爺的部隊,準備回家過日子。
文三耕開始做點買賣,跑東北淘金,販糧食,什麼賺錢幹什麼,想著自己一介貧民,娶個大家閨秀,怎麼著都得有錢,才不至於讓自家的媳婦吃苦。遇到戰亂,在東北又耽誤了近兩年的時間。回到家靠一點一滴的積累,在行雲山之外倒是有了自己的家業,幾處房產,幾百畝地,幾家糧鋪。還在小山村裏建起了一所大院,青磚小瓦,煞是好看。文三耕看到國民黨橫征暴斂剝削百姓,一氣之下把自己存的所有糧食,還有黃金銀元都給了**,還參了戰,當時還救了一個姓項的少年。他隻想著戰爭早點結束,能好好的過日子。
全國統一,又趕上分田地。文三耕脾氣倔強,自己靠自己打拚下來的產業說分就分了,自己一萬個不願意。但還是沒辦法,響應了政策,這時候文三耕對**有點反感。他鬧不明白,他知道人從出生以來可能平等,但是人也有懶惰的,也有勤奮的,這貧富差距你怎麼著也是存在的,就算是你現在都平等了,以後還是會出現差距,這是何必呢,難道就是為了得到民心?這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小摩擦。
這時候有了第一個孩子。自己想著還年輕,應該再出去闖蕩一番,又去了東北,兩年時間,運來了不少的糧食和東北的紅杉木。
回來之後,文三耕又遇到了當初的算命先生,問算命先生還記不記得他,算命先生說當時摸過他的麵相,現在仍然記憶猶新。問他叫什麼,他說叫文三耕,算命先生說:文是個好姓,但是這名隻能算是小名,如今天下太平,我給你起個名,叫文黃圖,你看咋樣。
這時候已為人母的風家大小姐,說道:“老先生不愧是算命出生,熟悉易經八卦,當初黃河出圖,落水出書,不就是最初的八卦圖麼?”
文三耕父母已亡,想著當初算命老先生的一語中的,想著讓他留下來,自己來養他的老。算命先生答應下來。
這時候第一個孩子隻有小名,想讓老先生起名,老先生說:“就叫文雁斜吧。”在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是秋天,算命先生死了。文黃圖的媳婦風顏在出身醫藥世家,取《難經》中的“秋脈毛”,起名為文毛秋。第三個孩子起名為文施沉。
老大文雁斜喜歡讀書,老二文毛秋橫行鄉裏,老三像個小男孩子,跟著二哥上山爬樹。
此時行雲山之外,當初的陳家三代仍然屹立不倒,就因為當初的陳家老大在抗戰結束後,聽了他家老爺子的話,入了**,成了當時地委書記。也結了婚生了子,後來第一任妻子病死,又娶了一個小媳婦,陳家大女人叫陳風戎,老二老三參加抗美援朝,,老二戰死,一家人立下赫赫戰功,他最看重的老四小兒子則是繼承了他的風格,叫陳連橫。
後來,陳家這位大少爺覺得自己一生戎馬,到頭來竟然白發送黑發,死了一個兒子。而自己最初的未過門的媳婦嫁給了一個窮小子,竟然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特殊時期的時候,紅衛兵闖進了這個山村,天天批鬥的對象就是這位近文黃圖,還砸壞了他的腿。把當時文家埋在大院裏的糧食和紅杉都扒了出來。那時候文黃圖天天挨批鬥,住牛棚。文黃圖立下個規矩,自己子孫以後絕不入共-產-黨。
兩家注定有不解之緣,特殊時期時候,文家老大文雁斜喜歡上了陳家的大女兒陳風戎,兩人一見鍾情。再過了幾十年,文家的三女兒二十多,喜歡上了陳家的小兒子。文家老爺子棒打鴛鴦,拆散了老大,老大從小不敢違抗,但也想著和老爹鬥爭到底,選擇一生非陳風戎不娶,到後來直接帶發修行起來。老三文施沉則是直接跑出了家門,想著不能為了自己的老爹耽誤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老二文毛秋則是從小把父親當成偶像,想著做個響馬好漢,後來爭礦開礦掙了不少錢,沒少給陳家使絆。結果惹得黑白兩道都想著要他的命。連累了妻子孩子,後悔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