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說著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想找手藝精湛的鐵匠師傅倒不難,光如意教養的鐵匠就不下千人,手藝好的有的是。
再說了,如意教富可敵國,大把大把的金銀扔出去,不怕請不到好鐵匠。
難就難在原材料上!
要想打造神兵利器,最主要的就是原材料。
可是上哪去找原材料呢?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得到的。
為此事,秦懷義可下了功夫了,到處尋找打造神兵利器的原材料。
他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黃河兩岸,甚至苗疆西域也留下了他的身影。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
就在三年前的一天,秦懷義在昆侖山的一個山洞之中,發現了一件寶貝。
什麼寶貝?
乃是一件曠世神兵!
什麼神兵?
乃是一柄方天畫杆青龍戟!
據說這柄青龍戟,乃是上古時期的神勇大將軍風後所使用的兵器。
可能有朋友要問了,風後是誰啊,怎麼沒聽過這位神勇大將軍?
提起風後來,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提起風後所扶保的主公來,想必我們大家沒有不知道的。
風後扶保的主公是誰啊?
非是別人,乃是被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
喜歡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曆史演義裏麵,有一個著名的“八拜帥”,說的就是八位帝王拜八帥的故事。
都是哪八位帝王拜的哪八帥啊?
分別是:神農拜長桑;軒轅拜風後;大舜拜皋陶;高辛拜武告;顓頊拜祝融;商湯拜伊尹;文王拜呂望;高祖拜韓信。
秦懷義在昆侖山找到的這柄方天畫杆青龍戟,就是軒轅黃帝的大元帥風後遺傳下來的兵器。
想當初風後憑著胯下一匹金睛火焰獸,掌中這柄方天畫杆青龍戟,保著軒轅黃帝馳騁疆場,立功無數,最終一統中原,成就霸業。
風後這個人不僅能征慣戰,而且心靈手巧,據說“指南車”就是他一手研究出來的。
風後臨終前留下遺言:這柄青龍戟不能陪葬,要留在昆侖山,等待著日後的有緣人!
也是機緣巧合,曆經千年之後,這柄青龍戟被秦懷義給發現了。
秦懷義大喜,心說:“我的綽號叫九天青龍,這柄戟叫做青龍戟,看來是命中注定該歸我所有啊!這青龍戟乃是上古神兵,有了此寶,我何懼白衣子的佛光劍?”
但是秦懷義又一琢磨:“不行!我雖然也會使戟,但畢竟不如使鞭使得嫻熟,我使鞭都打不過白衣子,換成使戟就更不行了。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柄青龍戟變成一條青龍鞭。”
等秦懷義帶著這柄方天畫杆青龍戟回到如意教之後,召集了二百多名能工巧匠,交給他們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將這柄青龍戟打造成一條青龍鞭!
然而這柄青龍戟乃是上古神兵,堅硬無比,青火烈焰足足燃燒了一個多月,絲毫不見融化。
後來教主蕭媚娘想出來一個法子,她賜了幾滴鮮血給秦懷義,讓秦懷義把這幾滴鮮血滴在青龍戟上。
說也奇怪,自從秦懷義把蕭媚娘這幾滴鮮血滴在青龍戟上之後,青龍戟就慢慢的開始融化了。
就這樣,二百多名工匠,經過長達近一年的鍛打,終於把這柄青龍戟打造成了一條青龍鞭。
這條鞭共有十八節,長有一丈六,鞭把是龍頭,鞭稍是龍尾,通體發著青燦燦的光芒,真如同一條青龍相仿。
秦懷義在手中試了試,長短輕重正合心意,用手輕輕一揮,竟似帶有龍吟之聲,心裏那個高興就甭提了。
這麼說吧,這條鞭到了秦懷義的手裏,真可以說打山山崩,打地地裂,打到人身上,魂飛魄散!
如今秦懷義使用這條青龍鞭對戰白衣子,白衣子還能像上次一樣,戰勝秦懷義嗎?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八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