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佛童子這突然抬劍的動作,很多的第一反應是他要出劍傷人,朱厭形似長槍,吞佛童子個子又比較高,每一個動作都會顯得大開大合,如果不是他橫劍動作很快,劍雪無名真的以為他要給自己一劍來實驗一下是劍有善惡還是人有善惡。

看著眼前的朱厭,劍刃是他熟悉的紅白二色,劍柄卻被拉長,變成了像長槍槍杆一樣的形態,現在的它像長槍,像長矛,卻獨獨不像一柄劍。

劍雪無名凝視著朱厭,他不知道這是如何變化形態的,也不清楚自己若是現在用劍鞘施加封印的話,此劍是否還能回他模糊記憶裏的樣子。

“此劍有靈,前途無量。”

“前途無量?這是吾第一次聽見有人拿這個詞評價一把劍。”

也是第一次,有人在明麵上點出朱厭有靈智這件事,或許一步蓮華早就看出,隻是沒有當麵提過,但今天的確是吞佛童子第一次聽見別人說朱厭有靈智。

“既有靈智,心神皆備,便有善緣。”

“你剛才說劍無善惡,現在又說吾之朱厭有善緣,豈不自相矛盾?”

吞佛童子麵露嘲諷,既然沒有善惡之分,又要分出善緣罪緣,那有沒有善惡之分也沒意思了。

“劍無善惡,然靈有自我,若此劍生有靈智,有心向善,自然可得善緣,結善果。”

“此為魔劍。”

既是魔,如何得善果?

“魔又為何不能入善?”

“魔又怎麼入善?”

“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砰。”

吞佛童子收回朱厭,將其立在自己身側,劍柄底部撞擊地麵發出悶響。

眾人所在的地方,是一處由磚石砌成的高台,平日裏被用作主持法會地方,這裏足夠高,場地也足夠大,正適合他們這樣對峙還不用擔心波及旁人。

收回武器後,吞佛童子身沒有再說什麼,襲滅天來接下了之後的話,比起身旁的魔將,他更加尖銳。

“魔一誕生,便被佛者定義為大奸大惡之輩,人人喊打、眾生皆避,如此困境,無修善之道路,清靜安樂不可得。”

佛魔獨立,一善一惡,正是如此。

“若魔心向佛道,吾等自會接納。”

襲滅天來這已經不是劍的問題了,他直接針對起了雙方立場,也不是劍雪無名的話題,善法天子直接接過。

“是接納?還是誅滅?”

襲滅天來冷笑,如果自己與一步蓮華沒有關係,在雙方第一次相見時,善法天子絕不可能說什麼讓他走的話,而是直接以極招處理,讓他這個出現在聖域的魔物當場灰飛煙滅。

“若無禍心,自然願意接納。”

在各個有名的佛門組織裏,邪魔出身入佛門的例子並不少,其中有真正向往佛法的良善之人,卻也有不少包藏禍心,看似皈依,實則滲透的臥底。

所以對這種情況,善法天子的態度會更加嚴格,落在旁人眼裏就顯得他更加不近人情,也有人會對他的強硬提出不滿。

“既然天子願意接納,那敢問聖尊者,吾二人如何?”

“在吾眼中,兩位可成佛。”

一步蓮華臉上依舊沒有任何表情,這位聖尊者一直都是這樣亙古不變,仿佛一切都已掌握的淡然,又好像什麼都入不了眼的傲慢,這就是襲滅天來最討厭他的地方。

“但在吾眼中,你們三人,都會成魔。”

引誘高尚者墜入深淵,將聖人拉下一塵不染的神壇,將高高在上的佛趕下靈山,創造一個全新的秩序和信仰,這是他最想做的。

“聖尊者為聖域之尊,可統領眾僧,那麼吾問你,如今在這千裏之外,你如何保證聖域萬聖岩的弟子可以成佛,不會成魔?”

“佛子離吾數千裏,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是《佛說四十二章經》。”

在台下數不盡的圍觀群眾裏麵,有個非常熟悉的人,虛竹,或者也可以叫他虛竹子。

靈鷲宮坐落於天山飄渺峰之上,不但在西域北部,更是與遼國挨的極近,對比其他人,虛竹這個現任的靈鷲宮宮主要更早得知遼國發生的事。

他在西域那麼久,又是在西域東界上,消息應該沒有在天山那麼靈通,但靈鷲宮上任宮主,天山童姥把手下調教的太好,即便沒有“生死符”的控製,他們對虛竹的忠心有時會讓虛竹都感到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