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阿虎之勇(2 / 2)

張其見到陳虎如此生猛,怎敢再出惡言,連忙說‘不敢’。

陳旭心中非常糾結,沒有說話。

通過這個身體的記憶,他知道張其此人睚眥必報。

既然已經結怨,雙方幾乎再無緩和的餘地,二人今日縱然安然離開,也難保張其日後不會報複。

腦海中閃現出無數念頭,最後覺得隻有殺掉張其,然後逃逸轉移張家的注意,才能避免給叔父、叔母帶來麻煩。

這個時代的陳旭義氣深重,有任俠之氣,後世的陳旭受這具身體的影響,再加上知道亂世將至,十常侍的滅亡已成定局,於是惡向膽邊生,眼中寒光閃爍,就要準備動手殺人。

但是他畢竟擁有來自後世的靈魂,雖然以前也渴望能夠快意恩仇,但是後世的道德觀,卻讓他無法下手。

況且就算殺掉張其,也不能保證張家不會報複陳虎的父母,一時間,陳旭猶豫了。

張其的另外一個隨從,小心翼翼地走了過來,看向陳虎的眼神,仍然露出畏懼之色。

但是當他看清陳旭的臉,以及陳旭身上不經意間散發出來的殺氣時,頓時心中一凜。

陳旭在兩年前與鄰村爭鬥時嶄露頭角,早已聞名鄉裏,更兼他勇力過人、喜好結交遊俠,是以他在濮陽境內為眾人所知。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張其的兩個隨從對於濮陽的名人大都認識,才開始沒有注意。

現在仔細看來,才知道眼前一臉病容的人,比剛才徒手掀翻馬匹的人更難惹。而且看陳旭的模樣,可能已經起了殺心。

畢竟張其的名聲實在不好,但凡有人得罪他,一定會遭受報複,而且剛才張其還吆喝著要殺掉陳虎。為了以絕後患,難保陳旭不會將張其格殺在此。

此人想到陳家兩條大蟲的名聲,心中有些發虛,但是為了自家主子著想,不得不硬著頭皮走了過去,對陳旭重重行了一禮,說道:“原來是陳家大郎,久仰了。”

“大郎、二郎英雄年少,聞名鄉裏,某與我家主人聞名久矣,恨不能一見。今日有幸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話畢,此人就跑到張其麵前,隱秘的向他打了一個眼色,而後拉起張其,前來向陳旭施禮。

張其出城遊玩,隻帶這兩個家奴,可見對他們的信任。

他也不是愚蠢之人,見過陳虎的本事,又看到自家家奴打的眼色,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張其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向陳旭作了一揖,真誠地說道:“大郎、二郎之勇,某嚐聞之,若今日早知大郎、二郎在此,某絕不敢如此冒犯。”

陳旭看著態度轉變的倆個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即便對方心懷鬼胎,若是陳旭仍然惡言相向,不免惹人笑料,當下也是回禮。

“方才不知是張家少爺,族弟阿虎多有得罪之處,還請海涵。”陳旭並非莽夫,若此事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倒也不錯。

拉了陳虎一把,陳旭叱道:“衝撞了張家少爺,還不過來賠罪?”

陳虎聞言,隻是滿臉不願,一雙虎目,惡狠狠地盯著張其。

張其嚇了一跳,連忙說道說道:“豈敢!豈敢!此事我等衝撞在先,怎敢讓二郎賠罪?兩位若是不棄,不如到我莊上一聚,我也好準備酒席,向兩位壯士賠罪。”

去他莊上,豈不是羊入虎口?陳旭自然不會同意,出聲推遲道:“張家少爺盛情,我等本不該推遲,然天色已晚,恐家中親人掛念,我等還是改日再去。”

……

一場風波,就這樣化解了。陳旭不願去,張其自然不會強求,隻是在離開的時候,眼中狠厲之色一閃而過。

待張其離開,陳虎不滿的說道:“大兄,張其那廝一看就是有錢人,他請吃飯,絕對少不了大魚大肉,為何不去?”

陳旭還沒有答話,老婦就帶著兩個孩童走了過來,要給朝陳旭下拜,陳旭不肯,最後想出了個折中的辦法,受了兩個孩童一拜。

“壯士既然想吃魚肉,老婦家中雖然沒有多餘的錢財,也能請二位前去大吃一頓,還請二位恩人莫要推遲。”

陳旭見老婦與兩個孩童身上的衣著都不甚好,自然不肯讓他們破費,推遲不去。

陳虎雖然貪吃,卻也尊敬老人,知道窮人家生活不易,也不肯去。

老婦再三邀請二人,見兩人執意拒絕,才讓兩個孩童向陳旭、陳虎磕了一個頭,方才罷休。

ps:這一章幾乎完全是重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