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啼哭,皮皮來到了世上,床上是一位美麗的媽媽,她看著皮皮,露出來溫情的微笑:現在兒子女兒都有了,也算圓滿了,累是累,但是生下這個小家夥是值得的。
她想起好朋友們的話:“女兒好,是媽媽的小棉襖,靠不上兒子還有女兒可以依靠”,旁邊的皮皮卻沒有感覺,或許她是有感覺的,到在長大後回憶,她沒有任何記憶。
奶奶的聲音在院中響起,媽媽張文聽到卻沒有招呼,他們這一方已經被分出來了,婆婆來了月子裏還得自己照顧自己,張文內心是有意見的,但她生性要強,不願意求人。
在小皮皮出生後,她自己給皮皮洗尿布,這時的她沒有想到,皮皮出生就比其他小孩體質弱,她為了省時間,常常用冷水洗皮皮的尿布,或許也有這個原因,皮皮喝了奶後,經常拉肚子,腸胃虛弱,在幾歲前,皮皮身體一直不好。
張文在月子期間沒有養好,身體沒有恢複到以前的健康,就連嘴唇也沒有以前有血色。
在皮皮小時候,張文內心是抱怨的,可丈夫更長時間在外,她又不願意求人,家裏的幾頭豬,地裏的地,她不做就沒人做,她隻能自己做,張文性格外向,又要承擔擔子,性格更添加了幾分急躁。
她不知道,婆婆性格較慢,她聲音又大,在外人看來她是厲害的,因為家裏的事,她常常和丈夫吵架。
村裏的女人話裏,嫁入張家,是張文的福氣,在當年,張家公公是村裏說上話的,張家家裏開著一個小賣鋪,家裏有四五間青磚房,張家是挺富裕的,在村裏算偏上等家庭了,家裏有三個兒子,張文嫁給大兒子,家裏的東西大房肯定拿的多,而張文娘家有三個兄弟兩個姐姐,娘家還是土房,在當時張文是十裏八鄉出名的勤快姑娘,長的是出了名的好看,村裏人都認為,嫁到張家,是張文的福氣。
但這話傳到張文的耳邊,她隻想翻個白眼:家裏公公婆婆偏愛老二老三,我們大房可不在人家眼裏,有什麼好的不是留給那兩個小的,哪會想到我們大房,才和張樹結婚,就把我們分了出來,連吃飯的糧食都是我們向別人借的,皮皮生下來,讓幫我看一下皮皮婆婆都不願意,說的好像我在享福一樣。
張樹這時正在在外,他一心想買車賺錢,他想:家裏爸媽偏心老二老三,和村裏人一樣,認為我張樹在外是不幹正事,都從心裏就認為我不會有什麼出息,但我偏要買車賺大錢,偏要讓你們看看,是誰沒有出息,是誰沒本事。
他下定決心,買下了一輛大車。而張樹買車的消息傳到張家老公公耳中,他向張家婆婆惱怒罵到張樹:“一天到晚不幹正經事,不找個正經工作,買什麼大車,就他還能當什麼老板。”
張家老公公固執不變,覺得張樹心大不老實,常常和張樹吵了起來,但張樹性格暴躁強硬,不會說軟話,一心想賺大錢,在當時年輕人中,又確實賺到了錢,在二十幾歲的年齡更加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