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學校有那麼多人,難怪會那麼大。”沒有等陳林接話,伯父繼續自言自語著。
“也不是每個學校都那麼大,原來在老校區的時候就有那麼多人了,可老校區也就一兩千畝,您不知道新校區的地多便宜,才一千塊一畝,學校當然大量買地了,您說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麼黑幕啊,否則怎麼可能賣那麼便宜。”陳林覺得伯父的觀點有偏差,忍不住想糾正一下,同時也說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黑幕?什麼黑幕?”伯父疑惑的問。
“就是學校和政府施壓,故意低價收購土地。”
談到這個話題,陳林的興趣被提起來了,他忍不住一邊說,一邊試圖用手比劃著。
對於陳林的這個問題,伯父並沒有急於回答,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煙,小心的抽出一支放到嘴邊,隨手拿起茶幾旁邊的打火機點上,他用力吸了一口,然後一邊緩緩地吐煙,一邊說:
“黑幕我不知道有沒有,不過如果你們學校要搬到我們村裏來,我家的地白送都行。”
陳林一下子被伯父的話說愣住了,不是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嗎?怎麼現在都能隨便送人了?他感覺自己的思維跟不上形勢了。
伯父沒理會陳林,繼續說:
“25000人啊,就算是在學校門口擺個水果攤也比種地強啊,而且像你們學校這種情況肯定需要大量的後勤人員,村裏的勞動力不也就用上了嘛。”
陳林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原來看問題一直隻是看表麵,根本就沒有深入的探究,他隻看到學校低價買地,占了很大的便宜,卻沒有想到學校搬遷過來後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25000個不事生產的消費者,他們衣食住行所消耗的物資將極大的刺激當地的經濟,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將遠遠大於土地的原本價值,也無怪乎農民願意以半賣半送的價格出售手中的土地了。
……
最早的一班公交車是6點20分,陳林他們沒有等多久,公交車就來了,這時人群開始湧動。一大清早趕公交車的人其實不算太多,而且去市場的這路公交車是雙層大巴,如果陳林沒有估計錯的話,應該每個人都會有位置,可是大家依然著急的擠上車,秩序有些混亂,看到這種現象陳林覺得很無奈,國人習慣了擁擠,無論走到哪裏,遇到什麼情況都首先會以擁擠的思想思考問題,並以擁擠的方式行動。
陳林沒有急著擠上公交車,他優哉遊哉地跟隨在人群的最後麵,慢慢的隨人群移動,等人們都上車了陳林才邁開步子,因為陳林是最後一個上車的人,所以司機特別留意他,陳林也沒在意,他覺得這很正常,因為搭公交車還像他那麼有風度的人確實不多見了。陳林隨手投了一元硬幣,然後昂首挺胸,有點得意的開始找座位。
陳林的良好感覺沒有持續多久就被司機的話打斷了。
“同學,你錢給少了,還差一塊錢。”
錢給少了?怎麼可能?G市的公交車不都是一塊錢嗎?
陳林連忙回過頭疑惑地看著司機問:
“剛才我不是投幣了嗎?”
這時車上人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過來了,紛紛對陳林行注目禮。
司機沒有多說廢話,現在公交車司機都比較大牌,他直接用手指了指車窗上麵的字。
陳林順著司機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他尷尬的發現上麵寫著“空調大巴,起步兩元,上車請投幣”。
陳林徹底無語了,他掏出錢包想再投一塊錢,可是更讓他尷尬的是,他翻遍了錢包也沒有發現一塊錢鈔票的蹤跡,被滿車的人看著,陳林覺得渾身不自在,最後忍痛投了張五元的鈔票。陳林看了司機一眼,試圖給司機留個好印象,意思是想說‘哥不是沒錢,哥是忘記了’,可是司機壓根就沒有看陳林,他正專心啟動車子,嘴裏喃喃說:“沒零錢就想逃票,沒門,這種人我見多了。”
陳林心裏一片哀鳴。
其實這件事也不能怪陳林,G市的公交車起步價都是一元,唯獨有兩路公交車的起步價是兩元,因為這兩路的公交車都有空調。這兩路公交車其中一路是從學校往菜市場方向的,一路是在東城區那邊,前世陳林隻是聽說過,根本就沒有坐過這兩路車,加上記憶久遠了,所以陳林也就沒有注意到,搞出了這尷尬的局麵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