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很甜,而且又大個,特別是蔗節特別少,真不錯。”陳林咬了一口甘蔗,一邊嚼一邊讚歎說。
“嗬嗬,不是我吹,我種了幾年甘蔗了,我家的甘蔗不敢說第一,但絕對一流,當年專家下來指導的那些東西,我可是都摸透了,所以種出來的甘蔗那是沒得說的。”老伯自豪的說。
“這甘蔗那麼好,應該能賣出個好價錢吧。”
一聽陳林問起這個老伯突然有點意興闌珊起來,他從懷裏掏出一盒‘甲天下’(一種便宜的煙,城裏很少看到,不過鄉鎮卻很暢銷,價格很便宜,兩三塊一包),他給陳林遞了一支,陳林連忙擺擺手說:“我不抽煙。”
老伯眼角瞥了一眼陳林,也沒有勉強,他點燃煙深深地吸了一口才緩緩地說:
“頭兩年還行,賣的價格比較高,現在種的人多了,價格就不行了,特別是去年,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結果價格更是跌得厲害,很多人都血本無歸。”
聽老伯這麼一說,陳林的心情也沉重起來,不由讓他想起以前家鄉發生的事情。農民普遍缺乏一種市場意識,他們很多時候都是逐利而走,記得陳林剛上初中二的時候,當時有幾戶人家種辣椒,結果賣了大價錢,收購價一度高達兩塊錢一斤,當時很多人看到就動心了,但行動的人還是不多,第二年更多的人種植辣椒,收購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得到一塊錢一斤的高價,那些人又狠賺了一筆。這下子不得了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乎整個鎮的耕地都種上了辣椒,人們平時閑聊的話題也是說誰家種了幾畝辣椒,哪裏的辣椒苗好。結果可想而知,收購商一來就發現到處都是辣椒,到處都是辣椒農,他們可是樂壞了,一開始收購價是三毛,結果發現太多了,降到兩毛,這時還是有很多人賣,又降到一毛錢,收購商瘋了,農民也瘋了,一毛錢的價格隻能收回肥料和農藥的投入,相當於前麵全家人都在白忙活,可是滿大街都是辣椒,不賣隻能爛在田裏。而且不是所有辣椒都能賣上一毛錢的價格,隻有那種成色好,賣相佳,個頭大的才能賣這個價,其他的隻能賣幾分錢一斤,那一年全鎮的農民都損失慘重,連過年都很少聽到有鞭炮聲響起,整個鎮都是死氣沉沉的。
當時陳林不是很懂,隻是很難過的在心裏罵那些奸商,直到他上了高中,當時政治課上講到一個市場經濟的供求關係,陳林才真正明白,雖然他不再有怨恨,但他心裏反而更加沉重。
雖然有了辣椒這個事情在前麵警告,但陳林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村裏的人還是那麼愚昧,後來又在種茶葉上麵栽了一個跟鬥,不過還好茶葉是一個比較保值的東西,價格再低也有個底線,所以雖然最後有點虧,但不是很嚴重。原來利潤真的能讓人瘋狂,特別是當利潤極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抱著僥幸心理,而無視前車之鑒。
“那政府不管嗎?這種情況政府應該會出麵吧。”雖然陳林知道答案,但他還是抱著一絲的期望。
“政府是想管啊,可是怎麼管?收購商就給那麼點價格,想提高收購價別人連理都不理你,大不了就拖,收購商拖得起,可是農民拖不起啊,不立刻把東西從田裏收上來,很快就會壞掉。而且到處都是甘蔗,別人也不愁買不到貨,大不了換個地方收購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