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跆炫道館內,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一場青少年組的省級邀請賽。
來自東道主道館的兩名選手歐舟和江陽,一路拚殺闖關奪將,所向披靡的進入了四強。
從他倆係在雪白道服的腰帶上,能夠印證他們的功底,可以得見的是,他倆已經達到了副師範級別。
而即將與他倆對戰的另外兩位選手的級別,與歐舟和江陽也是不分彼此,功力上看,似乎也難分伯仲。
他們是來自省會巔峰道館的吳寅黑帶三段,和貝裏道館的畢勝黑帶三段。
前者擅長轉身急速側踹,招式凶狠。後者擅長旋風擺腿,快得令人難以置信。
至於那些未曾殺入四強的道館,他們的教練和選手們,也都圍坐在四周靠牆的休息區內,飲著礦泉水,默默等候這種難得一見的省級邀請賽,偶爾也會低聲交談幾句。
大概是在猜想,這場邀請賽的桂冠到底會花落誰家?
他們綜合了四強選手的功底、腿法和速度的特點後,最終將焦點集中在了跆炫道館的江陽身上。
至於亞軍,他們有人看好巔峰道館的吳寅,也有人認為跆炫道館的歐舟大有黑馬之相,不可小覷。
貝利道館的畢勝,因為姓的好,名字取得更是寓意貼切,一路斬將奪旗,毫不費力的晉級四強,因此也有不少的人看好他。
一番竊竊私語後,道館內大多數人的目光,漸漸集中到了位於窗口下的兩張條椅前,那裏或站或立著五六個人,他們就是跆炫道館的兩位教練,和三名參賽選手。
三個男孩中個兒高的那位正是江陽,此刻正在積極的做著上場的熱身準備工作,他的左右手交替捏揉各個關節,或搓或拍打結實的肌腱。
江陽是黑帶三段,擅長旋身側踢,力大招猛,速度奇快。他剛滿十八歲不久,就讀於實驗中學高三年級五班。
略矮的那個男孩名叫歐舟,黑帶二段,級別在此次的四強選手中是最低的。
可他憑借快速旋身連環三踢的技法,儼然一匹黑馬,一路令各道館的選手們防不勝防。
他不久就要過十六歲生日了,目標是考入本城名校萃華高中就讀。
此刻他立在江陽身後,一邊開著玩笑,一邊替師兄捶著頸椎和肩胛。
兩名教練分別是黑帶五段金正浩,和跆拳道大賽八強選手黑帶五段陸一鳴。
二人年齡介於三四十歲之間,精力旺盛,執教經驗豐富,又恰是處在年富力強的好時光裏。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單隻是憑借教練的名頭,就足以笑傲本屆邀請賽了。
歐舟和江陽自身條件優良,具備了良好的習武資質,且肯下苦功,又喜得名師的悉心調教。
大多數時間裏,他倆互相作為對手進行切磋練習,長此以往,練就了極佳的心裏素質和競技經驗,如今果然不負眾望。
此刻師傅徒弟們,對於囊括本屆邀請賽的冠亞軍已經是誌在必得。
金正浩和陸一鳴仔細研究了吳寅和畢勝的技法速度和力量,認為此二人雖有奪冠的可能,但與江陽比起來,缺乏後者的耐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至於為什麼看好歐舟,是因為這個孩子罕見的習武潛質。
兩位教練一致性認為,在他們的執教生涯中,頭一次碰到歐舟這樣悟性根骨俱佳的練武奇才。
就說那個旋身三級連環腿的技法,曾是黑帶九段聖手李奎衍大師的絕學,要求連續三次快速旋身後踢,腿法一次比一次高,力道一次比一次猛。
按照慣例,非黑帶三段以上的選手,才有資格練習,而絕大多數選手苦練多年,到了臨戰之際,也不見得能靈活運用這項高難度的腿法。
但是歐舟天賦極高,破格以黑帶二段的身份,僅僅練了半年,就能夠熟練地掌握運用了這項技能。
最難能可貴的是,歐舟臨場之際,能夠根據對手閃展騰挪的高度和距離,靈活把握及時運用,隨時調整出腿的角度和高度,踢出有效的一腳。
一擊不中,再出一腿,絕大多數選手就是栽在他的第二腿或第三腿上。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以黑帶二段的身份,勇猛精進殺進四強之內。
當然了,巔峰道館和貝利道館的教練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仔細觀看研究了歐舟和江陽的每一場比賽,結合了敵我雙方的優劣後,給自己的選手製訂了相對應的策略。
盡管他們心中非常忌憚跆炫道館的綜合搏擊實力,可是當此特殊時刻,也隻能鼓勵自己的選手,進行放手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