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淩,這家夥在文水市榮西小區內可謂大有名氣,自打小的時候,他就是這榮西小區內的孩子王,成天帶著一群小屁孩,這裏串那裏蹦的,時常是鬧著整個小區不得安寧,十足一個小霸王帶著一群小搗蛋。不過鬧歸鬧,這孩子聰明,伶俐,挺討大人們喜歡,逢人就是叔叔,阿姨好,叫得人舒坦,
楊天淩的家庭,其實是個單親家庭,從小就跟著媽媽長大。爸爸楊遠山是政府高級官員,爺爺,叔叔都是分量不輕的人物,不過平時這個家族並不是很張揚,在中國知道這個家族內幕的人非常非常少。不過倘若時光倒流40年,也許文水楊家,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不過在當年因為政見不合,家族內部起了衝突,絕大部分人都遠走大洋彼岸,隻有極少一部分留在了文水,留在了中國。隨著新中國的茁壯成長,歲月的流逝,人們也慢慢淡忘了這個曾經的煊赫家族。
媽媽梅穎清,一般家庭出身,天生聰慧,好學,思維之敏捷,讓人甚為折服。也是當年文水大學出了名的大美女。已不到27歲的年齡成為中國科學院文水分院的研究員,在她32歲那年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院士。她不光在科學上造詣頗生,而且在美術上也有著極高的修為,楊天淩打小在她的熏陶下,也算半個繪畫神童吧。
原本他倆也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和。怎乃結婚不到二年卻突然離婚,叫人好生摸不著頭腦。楊天淩的爺爺對兩人也是無可奈何,任孩子們自己去吧。
楊天淩的爸爸對這個兒子也是喜歡,隻是工作的繁忙,一個星期也就星期天才能來看看小天淩,到後來有時一個月,甚至二個月才能一次。每次小天淩吵著要爸爸的時候,媽媽總是一臉哀傷,孩子要爸爸,爸爸卻不在。
不過說起楊天淩,不得不說他五歲以前的經曆。他來到這個世上可是很花費了一番功夫,當年他媽媽在懷孕九個月的時候,突然不小心輕輕摔了一跤,這一摔卻引起了肚子裏的淘氣蛋的抗議,我要出來,我要出來。其實這樣也就罷了,沒想到又是個難產,這下可把楊媽媽給累壞了,足足在手術室裏待了二十個小時,才在一陣哇哇叫聲中生下楊天淩,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小家夥剛生下來時不重,才六斤,頭上不過依稀幾個不稱之為頭發的頭發,就那麼幾根如同稀稀拉拉的絨毛。
早產兒不易,難產兒更不易,既然來到這個世上,所謂大難之後必有大福。可哪知這孩子也是奇怪,長得白白嫩嫩,會哭會笑,卻不曾想到了三歲還不會走路,平常孩子在一歲半時就能自己慢慢歪來歪去,楊天淩卻不,你隻要把他放下讓他獨自走路,他就一屁股坐在地上,雙手趴在腳上,一臉茫然的看著大人,似乎不明白大人叫他做什麼.。任大人怎般引導,卻仍然,冷臉對著熱屁股,無動於衷,還一臉笑嘻嘻的看著大人們。這下可是急壞了他們家大人,個個求菩薩,拜佛的,祈禱楊天淩能夠早日“踏上正途”,可惜總總辦法都已試過了,小家夥卻似乎絲毫不見任何長進。
讓楊天淩恢複正常,這還得歸功於一場意外。楊媽媽平時可是一個大忙人,有著做不完的實驗,和開不完的研討會。就在楊天淩四歲的那年冬天,楊媽媽這時也忙,隻得把他帶到單位放在一邊。平時這家夥,也算老老實實,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木頭一樣坐在那一動不動。可那天也不知是他怎想的,竟然爬到桌子上,尋著稀奇的玩藝,卻冷不妨在一個水壺中找出了一根棒子,看上有趣,一手就摸了上去。這不摸不打緊,一抹還真是要嚇死了,燙死了。小手霎時燙的通紅,連忙哭著喊媽媽,也不知楊天淩哪來的那麼高嗓門,那聲音響遍整個研究所,似乎有著莫大的冤情和委屈。楊媽媽一聽兒子的哭聲,頓感不妙,連忙跑了過去。小天淩,見到媽媽,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就跑了過去,撐著小手,大喊著:“媽媽疼,媽媽,天淩的手好疼。”
楊媽媽這時眼光突然一亮,似乎發現了新大陸般,全然不顧兒子手上的疼痛,興奮的抱起兒子,大聲喊道:“天淩,你終於會走路,終於會走路了。”那聲音之中還略帶點哭腔,她等這一天實在是等了太久了。隻是可憐了小天淩,眼淚婆娑的看著自己的小手,好疼啊,媽媽快救救我,卻完全不知自己剛才做出了多麼驚人的神奇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