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一個圓頭圓腦的小妮子,葡萄般的大眼睛露在藍色外科口罩外,白皙的臉龐沁出了汗水,正在奮力的揮動著手裏的刷子,埋頭在一堆手術外科器械中,賣力的洗刷著。
第一個實習的科室就是手術室,果然每天除了忙碌就是忙碌。
在老母親穀麗的慫恿下,穀雨完成了三年的護理理論學習,第四年進入實習期。
以前那些個理論不是刷題,就是埋頭解剖屍體,任憑著福爾馬林從人腦組織上濺在臉上,或是晚上抱著實驗室的骷髏數著頭骨背知識點。
乖巧勤奮的穀雨就是二十四節氣穀雨那天出生的。
除了乖巧而且聽話無比,大學期間在室友們都出去和男友吃飯、看電影、滾床單的時候,她每天乖乖的讀書、吃飯、刷題,簡直像極了修道院的修女。
都說天道酬勤,穀雨各科成績果然門門優秀,實習期間手腳異常勤快。老師們都很喜歡這個踏實努力的孩子。
實踐比起理論來,更是精彩無比。臨床上的病情變化多端,更需要細心、耐心和愛心。
手術室內除了做器械護士,還經常做巡回護士,負責著每台手術的整體情況和器械清點。
以前都是學校教學視頻看得手術,現在每天能碰到不同的,肝膽、脾、肺手術、婦產科手術,骨科手術、泌尿科、胸外科、乳腺科手術、急診創傷手術等每天頻繁地交替著。
多樣化的手術,每天都在學習著。穀雨感覺時間飛逝而過,手術室一個月一晃而過。
接下來進入的就是外科病房。這裏更多的除了專業護理,更需要能夠處理好患者和家屬的各種人際關係和心理護理。
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除了專業技能,還要有一套巧笑倩兮的功力,板著臉隨時會被本來就內心苦悶的患者和家屬以服務態度不好投訴的。
穀雨自然立馬也學會了在麻利的工作中,對患者和家屬八麵玲瓏的應對著。
這天穀雨晚班,晚上八點手術室下來一個部分腸梗阻破裂的手術患者,看上去30歲的樣子。
男人在麻醉的迷迷糊糊之中,躺在病床上哼唧哼唧著,身邊還沒有家屬。
有些家屬在等待較長的手術時,會出去吃口便飯或是臨時離開一下,巧了,正好患者下來反而沒有人。
穀雨麻利的把傷口引流器和集尿袋還有胃管都固定妥善好,根據醫囑將止血藥和消炎藥通過兩路靜脈滴注。
治療措施上完後,接下來就是術後的口腔和導尿管護理。
穀雨喊了喊男患者的名字:“103床,醒一醒,手術室出來了,已經到病房了哦。你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嘛?”
“嗯……嗯……我……叫……楚……笙……”男人有氣無力的回答道。
“楚笙,現在給你做口腔護理。你把嘴張開一點。”
穀雨輕柔細膩的將16個生理鹽水棉球按照流程都一一擦拭了他的口腔內內外外。
穀雨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動作溫柔至極,這讓暫時無人照看的楚笙心底有了異樣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