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來城北一中後的第一節體育課。
早在城南一中時就聽聞,城北一中有著寬敞的體育館,有著“小呼倫貝爾”之稱的足球場,體育硬件設施放眼整個縣城都是首屈一指。
這也是我對這第一節體育課期待滿滿的原因,甚至暫時都忘了高考失敗帶來的巨大陰霾,原以為那個更加開放自由的城北一中會帶給我一節不一樣的體育課,但結果還是逃不過我們最熟悉的體育老師請假。高三的體育課終究還是是披著自習外衣的體育課罷了。
曾經的我很喜歡體育課,很討厭音樂課,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兩種課對於我們來說都成了奢望。
小學時因為《足球小將》熱播,我們也開始踢上足球,那時候國足還是一個褒義詞,隻要一上體育課我們就會在沒有球門,隻有黃沙的足球場上踢著球,但我們依舊很開心。即使經常跑一整場下來也踢不上一個像樣的球,那時我十分羨慕那些天生神力的同學,在那個沒有球門的球場隻需一腳大力抽射將球踢過兩個書包圍起來的球門就算進球,這樣的體育課也是我們一直期待的。
上初中以後,以往一周三節的體育課縮少成了2節課,校長也因為覺得踢足球受傷風險太高,把僅有沙地足球場改成了沙地籃球場,但隨之《灌籃高手》這部動畫,我們又開始喜歡上打籃球。有時候午休的時候打,有時候放學之後打,但最喜歡的還是在體育課上打,因為這時周圍總會有一群女生躲在樹蔭下默默偷看。那時候的我們就會一個個如同戰神附體,氣勢增長十倍,動作幅度提升十倍,但實力嘛還是那個樣子。
不管太陽多麼歹毒,我們都樂此不疲著,那是手機和電腦還不盛行的時代,但我們卻收獲了無數快樂的時光。
到了高中後,我們的課程增加了不少,一天都被安排得滿滿,但體育課卻繼續減少,一周隻剩一節課,你還要祈禱那天不要下雨,不止那天不要下雨,體育課前一天也不能下。
再後來我們打籃球的權利也逐漸被剝奪,我們開始進行老師口中更加安全的運動,打乒乓球,雖然打乒乓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運動,但總感覺少了一些少年的“熱血”,那是一種奔跑的感覺,像追風少年一般。又或者是少了一種氛圍感。說到這不得不再說下日本漫畫《足球小將》和《灌籃高手》。
這兩部漫畫雖然是日本漫畫,但在我國一經上映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其實不止在我國,其在日本乃至世界也都是高居榜首,說它們是影響一代人的作品一點也不為過,它激發了無數青少年參加足球、籃球運動。《足球小將》更是成為了日本足球的領路人,在日本刮起了一陣足球風,日本足協借此培育熱愛足球的青少年並建立多層次的聯賽。
反觀我國,雖然也有許多題材不錯的動漫如《圍棋少年》,而作為國球的乒乓球似乎也沒有一部能讓人耳熟能詳的優秀動漫作品。
這大概是很少能在青少年間形成良好體育競技氛圍的原因,畢竟無論是足球,籃球、乒乓球都不是考試內容,這或許是應試教育下的悲哀,想到這我突然也有點理解北野所說的,人是活,但卻不得不在應試教育下統一生長的說辭了。
就在我還在思考中國體育未來的走向並試圖尋找出破解之法時。
此時有人打破了這平靜的自習課。
“有沒有人想出去踢足球的”
踢足球?這是多麼古老的運動,就是這句話一下子把我從為國出謀劃策的遠大光景中拉回現實。
我抬頭一看發現是一個穿著白色7號運動服的男生,他那一身黝黑的皮膚在白色運動服的對比下顯得格外的黑,一看就沒少受烈日摧殘,但那質樸的黑又給人一種滿滿的少年感。此時的他正抱著一顆足球站在講台上看著我們,眼睛裏閃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