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那天我們說了很多,但大部分我都忘了,回到家時天已昏黑,但家裏人似乎並沒有責怪我的意思,隻是問了我怎麼今晚這麼晚,我說,載了一個單車壞了的同學回家。然後就沒有了。家裏幫我熱了飯菜,是我最愛吃的清蒸排骨,《灌籃高手》也正好在播,我最終沒有錯過。我想今天是我的幸運日吧,那晚《灌籃高手》還是和往日一樣精彩,但我已經沒有心思去看了,滿腦都在回味著一路上的對話。
後來我和可兒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無話不談,那應該是我整個初中年華中最為開心的時光了。我們幾乎每天放學都會一起回家,她不止一次的說她喜歡我,但我卻從不敢和她說出我內心的喜歡,直到初中結束我們都沒在一起,因為我知道喜歡有很多種,不是所有的喜歡都會變成在一起,而且那時的我對喜歡也是一知半解。更何況我們還隻是學生,升學才是現階段最為重要的事情,我們深諳此道,卻也在不斷消磨著某些東西。
年少的歡喜總是那麼簡單,一張紙條,一個微笑;年少的憂愁卻也來得那麼突然,突然的冷漠,突然的遠離;她會突然不和我說話,然後幾天後我們又恢複如初,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究竟是為何,也許那就是少年的心思,你永遠別試圖弄懂。我們的感情像窗台旁的藤蔓時而遠離時而靠近卻攀附著生長不斷向上。
中考前我們約好了一起考城南一中,我想到時我就要正式和可兒告白,到時我們就在一起。我和可兒的成績總是差不多,我想隻要正常發揮我們都會考上城南一中的,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在一起了。每次想到這我都會不由的偷笑,可命運卻向我們開了個玩笑,我考上了,可可兒卻沒有。出成績那天可兒難過了很久,我很想安慰她,可我卻始終不知該如何開口。我想告訴她,我不去城南一中讀了,我會和她一起去同個高中讀。
可最終我沒有說出口,因為我知道沒有人會同意,即使是我自己也不會同意。我花了那麼多努力才考上的城南一中,現在卻要親手放棄它,這怎麼可能。
上了高中後,我再也沒機會和可兒一起回家,但還好我們都有了手機,一毛5的短信我們每天都在發著。在發短信的那段時光裏,我喜歡上了手機的振動,因為每次振動都是收到短息的提醒。
一毛5的短信雖然一點也不貴,但當你把短信當作聊天般的發時,你就會發現累計起來的價格也是昂貴的。於是我不得不在一條短信中盡可能的寫多的內容,但又要控製它不會以兩條短信的形式發出去,這可真是一門技術活。雖然我們依舊那般親密,但我最終卻沒有和她正式告白,距離滋生了許多其他的東西,我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她也是。
我始終認為人周圍世界中的人是一個定數,有多少人離開就有多少人到來,有多少人到來就會有多少離開,那些因為離開空缺出來的位置總會有人去填補。雖然我和可兒還一直保持著聯係,但我們之間的關係卻停留在了好朋友上不再向前,那大概就是she的《戀人未滿》那種感覺吧,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甜蜜心煩/愉悅混亂。而再後來她開始會說,她認識了哪個新男生,那個男生對她多好多好一類的話題。
對於這些我很討厭,卻也迫切的想去了解清楚他們和可兒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這是一種十分糾結的心情,我不希望他們出現,卻又渴望了解。但到最後我也沒搞清楚他們之間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因為我聽小安說可兒和一個叫文科班的男生走得很近了,為什麼說他是叫文科班的男生呢,因為小安也不知道那個男生叫什麼,隻知道他是文科班的。我也沒去問可兒,於是我在心中就給他取了個代號文科班。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的短信內容就開始變得敷衍,我也忘了究竟是我先開始變得敷衍還是她,總之我們再也不是那般熱烈的想去了解對方的生活,再後來我們時常會一人發短信另外一人卻沒回複。就像那句我們最大的默契就是沒聯係一般,我們之間不了了之,即使我們都知道,在各自心中我們是關係很好很好的朋友,但卻也要加上曾經,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