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起點城北一中(2 / 2)

初中時坐在我後桌有個女生,她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女生。對了,她就是那個不知外號的弟弟口中頭發有點奇怪的女生。在我的印象中,她很少認真的學習,對待功課也沒多大努力,可她成績總是很好。有一次的政治試卷特別難,我費勁心思才將它做完,可最終我依舊不及格,而她隻做了前麵的選擇題,後麵的大題沒做分數卻已經比我高出不少。從那時開始我就知道這世界上天賦的差距還是很大,天才是99%的努力+1%的天賦,但這世界上努力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天才卻那麼少?關鍵就還在這1%的天賦上。

現在想想我也好久沒見過她了,記憶中我們還曾是很好的朋友,有著許多有趣的時光,雖然大多數我都記不清了。關於她後來的消息我大多也是從旁人口中聽說的,中考成績一般去了三中,再後來有關她的消息越來越少。最近一次聽到關於她的消息應該是她成了三中的傳奇,考上了某所知名大學。我想以後關於她的消息會更少,相交線後的分離沒有終點。

班裏的同學陸陸續續的來到教室裏,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認識的同學,看著他們間間斷斷的打著招呼。而我沒有一個認識的,鄭東和我不在同個班,這些全都是陌生的麵孔,我覺得我就像鶴群裏的一隻雞,沒有安身之所。這應該是我第一次一個人麵對如此陌生的集體,雖然我經曆過無數的換班升學,但總會有朋友很巧合的和我處在同個班級,特別是北野,我們一直都在同個班級裏,他總是能給我有很強的安全感,或許說是安全感程度有點重了,但大概就是那種感覺,我們不再是普通朋友,而更像是親人一般,無論麵對多大的困難總會有一個人陪伴著你,他們是你強大的後盾的那種感覺。可現在朋友都走了,連北野也走了,他們不能再給你鼓勵給你支持,有些東西隻能你獨自去麵對,人生的路終究還是要自己走下去。

同桌是我在班級裏認識的第一個人。她是一個紮著馬尾辮的女生,她說她叫小七,可真是一個有趣的名字,她說話時嘴角都帶著笑意,我想她應該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吧。她一直在看著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裏的《小王子》。

其實我也很喜歡這本書,我喜歡小王子所經曆的那個世界,這個世上有多少真實就有多少虛偽,美好與不幸總是並存的,當你得到些什麼時卻也總會失去一些東西。正如書中所說

“如果不去遍曆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們一旦遍曆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

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上次看到這本書的是什麼時候,小學?初中?大概是很久之前了吧,那時的我還很喜歡看書,可以靜下心來看書,不像現在一目十行,再也靜不下心來看完一本書。而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書開始不止是書,書中的內容也不再是簡單易懂,所有高超的作家都試圖通過書中的內容去隱喻一些什麼來顯示出自己的文字功底,當然我不是說它不好,但當10萬字的小說中有好幾萬字都是在隱喻時,我覺得這比做語文閱讀題來得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