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啊,你真的不打算參與一下我前兩天和你說過的那個綜藝項目嗎?機會很難得的!”
沈睿正打包著行李,有些騰不出手拿手機,便開了免提放在一旁的床頭櫃上。
“不啦我親愛的李姐,我已經有安排了,所以,等我這邊結束之後再給你回消息。”
沈睿簡單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意願。
“那好吧,不過你成名以來雖然不算大火的編劇,但也算是個受人關注的編劇,隻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是不會長遠的呀!”
“我知道的,李姐放心,我這不是已經離開校園了嘛,以後會好的!你就不用太過操心我啦,我還是很讓人放心的,不是嘛?”
“好好好,小沈確實是我遇到的不可多得的好丫頭呀!那行,我就先不吵你了,你心裏有數就好!”李嵐笑著掛斷了電話。
沈睿笑笑,回應著李嵐,這個自己需要感謝的前輩。
當年沈睿的第一本書是在自己的學生時代發表的,本來在網絡文學書籍的海洋中,沈睿的這一本也隻是一個可能相對大一點點的水滴,雖然自己很想讓這本出自中學生之手的有關校園霸淩與真實人性的書籍有更大的影響力,但無奈沈睿的家庭也隻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三口之家。
就在沈睿為自己的作品發表後沒有達到預期的反響而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一個叫李嵐的出版編輯找到了她,說她們目前要推出的一個連載雜誌正好缺一個版麵或許可以采用她書裏的內容。
“原本我以為這是哪一個孩子家長或者三十歲左右的人眼中能夠看到的世界和接觸的精神領域,但,這孩子確實讓我意想不到。”
這是沈睿到現在為止,近十年來依舊沒有忘記的李嵐對自己的最初評價。
李嵐也找到了沈睿的父母,在雙方達成了高度一致的同意後,沈睿作為“一根刺”這個人的人生第一本作品《一個人的視角》在一個普通雜誌社的一本普通雜誌中一個普通的位置開始連載更新。
沈睿那時覺得,這已經很好了,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部分故事被有心之人看到,打算將它搬向影視化。
沈睿父母一開始也在猶豫要不要同意這件事,因為一開始同意女兒的文章連載,也隻是想盡可能支持一下孩子的愛好,但影視化這件事著實非同小可。
沈睿最開始是非常想影視化這部作品的,因為自己的思想其實也不是完全成熟,但當這件事真的到來的那一刻,她也猶豫了,在輾轉反側了三四天後、在答應人家給予最後回複期限的那天,沈睿鼓起勇氣告知父母最終決定同意。
由此開始,沈睿真的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將這本書公之於眾,獲得一定的影響力,大家又一次關注校園霸淩與真實的人性,有些討論的聲音竟開始辯論其“性善論”與“性惡論”。
但沒有人知道,“一根刺”背後到底是誰,這也是沈家和李嵐,以及將書影視化的那位編劇所達成的共識。
在那之後,沈睿的學業進入了更緊張和關鍵的日子,她便也沒有再碰過任何有關出書和寫作的東西,其間不乏有人想請“一根刺”去參加綜藝、實地去寫劇本提供拍攝,甚至是接受采訪以便撕開她的廬山真麵目,但都被一一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