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這一刻才明白為何吳剛要費勁心思拉林語回來。隻見,他吃驚地望著林語,“對,我們現在找到的母體可能隻是表麵的母體,在地下更深的地方或者他處很可能有一個真正的母體,那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為了驗證程遠的假設,林語示意趙依凡剔除人為侵入母體所引發的爆發,將全球植株曆次爆發動態圖拚接到一起,以5分鍾為最小單位播放。
趙依凡打開地圖,講解道,“地圖中閃動的是變異植株的曆次爆發記錄,從爆發到結束,爆發規模按照顏色呈深淺變化。”
植株爆發的順序在程遠和林語眼前依次閃過,他們死死地盯著每一次植株爆發的位置,並在心中預測下一個可能出現的位置。正如二人所料,每一次爆發所牽連的順序都和他們所設想的幾乎一致。
“這說明,植株各母體間是存在著某種聯係的。”見趙依凡一臉疑惑,程遠解釋道,“你看這裏,後退幾秒,此處爆發牽涉甚廣,周圍以及更遠處的植株都引發了躁動,為何這個母體沒有變化。還有這個,四周爆發的母體的強度均為紫色,這個卻同遠在一旁的群體爆發強度相近……”
聽著程遠的講述,趙梓涵在心中回想著剛剛播放過的畫麵,確實如程遠所說,植株母體的爆發規則確實不如常規所想一般,難道在植株母體的背後真的存在一個真母體。
“所以我在想,能否試圖尋找一種特有的元素,既能特定識別又能快速在植株體內擴散。”程遠解釋道,“屆時通過對區域內各母體進行檢測,就能探知到植株根部是否存在關聯了。如果植株通過地下的根部相連,那麼在注射了這種試劑後,用不上一段時間,便可以在幾千公裏以外的植株體內查詢得到這種特征元素的存在。”
而另一個問題也同樣擺在了程遠的麵前,如果要提高特征元素在變異植株體內的傳播速度,在提升試劑活性的基礎上還需要增加試劑量,而這勢必會導致在傳播過程中特征色素會通過植株表皮滲透到土壤中,從而影響相近植株母體中特征元素的勘測。
此外,如果想要在幾千公裏以外的植株母體中檢測到這種特征元素,那麼對於試劑注射量的要求將大大提升。當前植株狀態極其不穩定,如果一次注入的試劑過多很可能會引發植株的爆發,而如若注射的劑量不足將很難達到有效的傳播效果。
幾日的研究下來,程遠並沒有任何重要突破,而正當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絞盡腦汁的時候,受程遠邀約前來協助的周衝和趙梓涵卻帶來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植株爆發後,由於工作需要趙梓涵便兼職加入了周衝的研究團隊,後來為進一步加強有關變異植株的研究,趙梓涵便留在了周衝的團隊,一是想繼續研究變異植株的生長機理,二是想要挽救自己親眼見證的世紀性災難。
在同程遠共識了當前所麵臨的問題後,周衝激動地說到,“昨晚收到你的信息,我和梓涵一路上感慨萬千,我們彼此間互相毫無幹涉的研究竟然能在這件事上不謀而合。”
“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我們發現植株存在一種等級森嚴的生長機製,簡單點說,如果這條枝幹上存在任何一個比其它枝條生長時間短的枝條,那麼所有釋放的物質都會從這個最小的幼芽中散發出來,其他的植株表皮將不會釋放出任何物質。這一發現對於我們研究植株表皮通透性很有借鑒意義。”見到趙梓涵對團隊近期的研究成果侃侃而談,一旁認真聆聽的程遠發自內心地為這個徒弟高興,一時間竟覺得有些許的自豪。
“所以,你們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除了這一項研究,我們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發現,植株遭受外界刺激的爆發行為存在一定的激活條件,也就是說植株的爆發是需要在刺激強度、溫度、含氧量等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產生。現在,我們通過曆史數據已經構建了一個數理模型,隻要我們輸入部分影響因素的值,我們就能夠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