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鬱悶時.聽聽音樂就好了(1 / 1)

2023年6.09晚,當林旖照常打開了手機,帶上了耳機時,手機裏播放的是理查德·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也不是說林旖這個人特別喜歡喜歡聽交響樂是發燒友什麼的,隻是他享受這種思緒萬千的感覺。

昨晚,林旖跟人辯論了,在社交平台上,具體什麼問題也不是很明確,但是挺有哲學意味的。

“人都是在不斷量子疊加的,年紀不太重要”

“講句玩笑話,隻要你感受的夠細,進入了微觀世界,你的時間就像無限膨脹一樣,產生多個平行狀態而不是一個人,這在網上很適用,因為沒人知道真實的你是什麼樣的[憨笑]”

“隻要你做個機器,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你覺得你能打敗電腦嗎”

“當你問這個問題,你可以自己去查電腦裏的數據各種各樣”

“你加入了這個互聯網世界,就必須想著你的數據也被同步了”

“不然可以學摩門教[偷笑]”

很想說這樣林旖會失去朋友,但是他應該也不缺朋友…

聽說之前的人聽的都是黑膠唱片,直至1985年CD的出現。而在非物質文化與物質文化之間,林旖心想還是把這些留給曆史來評判吧。

第二天,昨晚熬夜後的林旖很難將眼睛睜開,爸媽依舊是早早地出門,留他一個人在家裏也留了幾百塊的吃飯錢。

林旖對錢是沒什麼概念,在之前上學的時候就是這樣。大手大腳的,喜歡往便利店跑。舍友小楊曾經問過林旖的夥食費是多少,而林旖似乎對這種計劃經濟會感到不耐煩,“沒了可以找父母拿,我也沒考慮過要攢錢什麼的。”

吃飯錢,林旖隻是瞟了一眼就想到了眼前的錢應該花在什麼地方好。紅蘿卜玉米排骨湯合計是:36.8 元,一條鱸魚清蒸是 9.9。今天的夥食應該夠了……

登山跑,三組俯臥撐,兩組引體向上,加上一首歌的平板撐,林旖的習慣是在起床空腹時進行日常的運動。家裏都是喜歡喝咖啡的,林旖也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這種提神的東西,埃塞俄比亞的淺烘豆是林旖的最愛,而不加奶不加糖則是特殊的癖好。十點鍾,在中午飯前把東西買回來吧,總是步履不停,林旖下樓騎著自行車往超市去了。

林旖家的房子是三層樓帶陽台的普通住宅,房子的曆史簡單的說是父母的朋友轉手給了林旖家,林旖當時是需要在現居住地附近的中學上學,可這房子的轉手對林旖來說很突然,因為他之前不知道父母有這個朋友,而這個朋友在房屋轉手後也沒有了消息。

來到超市,林旖很喜歡先往冷藏區跑,因為速凍的東西對林旖來說方便而且還不需要占用太多心思。家裏的速凍餃子夠吃幾天了,所以今天的林旖也一反常態的先往鮮肉類區走去。骨頭被砍開還會粘帶著筋膜,肉在刀子的拉鋸下分做兩塊,林旖會很認真地觀察其他人的行為和周圍發生的事,就剛才的事,難免讓他想起了之前讓人毛骨悚然的案件,雖然在文字上看多了描述,但實際發生在眼前時,林旖還是會試著轉移注意力,而這,也在後來讓林旖食到了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