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躬行農事(一)(2 / 2)

趙德芳讓唐玨扛來一袋稻穀,這稻穀本來是在非洲進行雜交實驗用的,卻輾轉到了這個時空。

陳景沂抓起一把稻穀仔細查看,稻穀顆粒飽滿,稻殼緊裹,剝開外衣,露出潔白晶瑩的米粒,充滿生機。

“好稻種,好稻種!”

趙德芳正色道:“現正是育種時節,這袋稻種就交付與你,希望將其種植好。隨附一些資料,你也看看。”

陳景沂接過資料,看到從整備土地到育種、插秧、換水、除草、防蟲、施肥、收割等一套詳細的水稻種植方法,尤其是在施肥環節,竟然需要用上草木灰和硫酸石、石灰石和火石,這讓他既興奮又不安,萬一達不到一畝十石的產量呢?

“草民定當全力育種,不枉祖王爺托付。”

“陳耆老可是平陽種田第一人,本王相信你。”

這時陸秀夫道:“如種植成功,我大宋糧食問題將迎刃而解,大宋子民將不再忍饑挨餓,也不再有流民了。”

“祖王爺心懷社稷,功德千秋。”文天祥和方洪同聲道。

這時有人小聲道:“請祖王爺也給我們一些稻種吧。”

趙德芳知道這是勾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莫急,本王還有一些種子,請陳耆老牽頭,和各位一並耕種了。”

趙德芳拿出一袋土豆,“此物為土豆,適合在寒冷土壤裏生長,產量極高,種植簡單,如遇災荒之年,稻穀不收,此物卻基本不受影響。”趙德芳道。

“此……土豆如何吃食?”陳景沂拿起一個土豆問道。

“可蒸煮,可切絲炒,可切片炸,很是充饑。本王帶來幾個熟土豆,大家品嚐一下。”趙德芳說著,將事先煮好的幾個土豆用刀切成塊,每人分了一塊。

“嗯,好吃,既有甘味又很綿軟,容易填飽肚子。”眾人邊吃邊評價。

“土豆畝產可達三十石。”趙德芳輕聲慢語說出。

“三十石?有這種糧,天下蒼生還何愁餓肚子!”

“我的家鄉要是有這種糧,也不至於流落至此。”其中一名南遷戶老漢吃著土豆老淚縱橫。

“土豆發芽了會產生毒素,不能吃。”趙德芳接著把土豆的種植方法交給陳景沂,這個在十七世紀才傳到中國的高產作物就要提前四百年在華夏大地傳開了。

接著趙德芳又拿出一個袋子,“這叫紅薯,可是個大寶貝,畝產可達六十石。”

“六十石?”眾人再次被震驚了。

隨後趙德芳將煮好的紅薯分給眾人。這次船上的紅薯裝載了很多,而且紅心、白心、黃心、紫心四種齊全,以後不用再像稻種一樣進行複雜的培育,這讓趙德芳省心不少。

“嗯,這個比土豆還好吃,還是黃心的。”

“好吃,我的這個紫心的,很甜很甜。”

“我這個紅心紅薯,肉質酥軟,香甜的很。”

“我吃了個生的,脆甜脆甜的,生的可以吃嗎?”

趙德芳看著眾人邊吃紅薯邊評頭論足,這幫古人又來了,不就是紅薯嗎,我們這邊是豬食的主要飼料好嗎?

陳雲汐和王清惠卻早已在輪船上品嚐過,還吃過用紅薯做的薯片、薯條、粉條,卻沒想到公子能拿出來要種植。

“紅薯和土豆一樣,耐旱耐瘠,病蟲害少,產量奇高,適合各類土壤種植,還可提取芡粉,製成粉條,釀酒,有了它,口糧就有了保障,民以食為天就會天下安。”趙德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