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汐到得家中,陳宜中正在查閱奏報,父女兩人聊了幾句,陳雲汐將王清惠抄寫的《精忠報國》交給父親。
“爹爹,您看,這是公子那天唱的這首詞。”
陳宜中接過來,仔細觀看。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臉色越凝重。
“汐兒,你說的公子就是祖王爺吧?”
“正是,這是公子與我們私下的稱呼,您不是早就知道了嗎?”陳雲汐想起來已經給父親說過這件事。
“嗯,為父隻是再確認一下。”
陳宜中盯著手中的字條,聯想到祖王爺給董文炳回複戰書的情形,他越想越坐不住了。
“汐兒,你從頭到尾說一遍當時的經過,不要漏過任何一點細節。”陳宜中心頭凝重。
陳雲汐將那天晚上幾個人吃飯喝酒舞劍跳舞唱歌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陳宜中心道你這個祖王爺也太會玩了,但是好像唱這首詞時是信口唱出,難道是在上界學的?這詞明明和北朝有很大關係,明明就是你趙宋家的百年夢想,上界不可能也是大宋朝的上界吧?關鍵是,這首詞的內容可不簡單,這個作者明顯是對嶽飛嶽武穆大加讚賞,又滿含著要收複山河的雄心壯誌。如果這是祖王爺作的,那這個祖王爺可不一般,可是要圖一方大業啊。
“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這是多麼強大的決心,多麼的宏才大略啊。陳宜中被深深的震撼了。
“汐兒,你對這首詞如何看法?”陳宜中問道。
“女兒覺得,這首詞主要是寫前朝嶽飛,欲要收複河山的想法,有些悲壯。”
“嗯,這肯定是祖王爺寫的,但是祖王爺這樣寫,自有他的目的。祖王爺稱頌嶽飛忠義之心可昭日月,高風亮節令人景仰,借嶽飛的由頭,欲要征服四方,令八荒稱臣。這可是天大的大事啊。”
“爹爹,祖王爺這個……這個願望,能實現嗎?好難啊。”陳雲汐蹙眉道。
“難,爹爹也覺得很難,你看我大宋風雨飄搖,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難啊。”陳宜中搖頭歎息,能留給大宋江南一隅就不錯了,還想收複北朝河山,有點癡人說夢。他雖貴為丞相,又怎能看透從上界轉世過來的祖王爺呢。
“但是,女兒覺得祖王爺也許有這個本事,自從他來後,打了幾個大勝仗,我們也不再南逃了。”陳雲汐道,“而且,祖王爺好像還有很多本領沒有展示出來,說不定會有這個機會呢?”
“即使有這樣的機會,那也是多少年以後的事情了,爹爹都老了,現在覺得已經跟不上祖王爺的節奏了。”陳宜中感慨道。
“祖王爺的心思與常人不一樣,有時沒有一點架子,為人還很謙恭,碰到大事又很嚴肅,他的想法,還有他說的話,女兒覺得都合情合理。”
“看來不單單是我老了,主要還是你們年輕,想法、說話、行動和理解上都差不多,而且年輕人接受新事物快,你看祖王爺當初給你對講機帶路,爹爹做不來,倒是你幾下子就學會了。”陳宜中到現在都沒想使用對講機,趙德芳說主要是給軍令指揮使用,但如果他想用,祖王爺肯定答應。
“汐兒,既然祖王爺有這樣的鴻鵠之誌,定然需要為他鞍前馬後效命之人,需要為他衝鋒陷陣之人,更需要關鍵得力的人助他打天下,包括他的王宮啊。”陳宜中加重語氣道。
陳雲汐臉色不自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