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王大亨(1 / 2)

宿舍幾人簡單做了自我介紹,按年齡排了大小。

趙強年齡最大,今年20。他是複讀生,自稱第一次參加高考時英語聽力睡著了。

古人常說“心寬體胖”,趙強簡直心寬到沒邊。

胡誌傑是老二,19歲,正月的生日。被趙強親切的稱呼為“二胡”。(江寧話,二傻子的意思)

楊磊排第三;

看起來最老相的王大亨反倒是年紀最小的,今年才18歲。

王大亨一臉無奈:“俺家農村的。上學的學費、還是老爹賣牛換的錢。”

此言一出,宿舍立即安靜下來。

其他兩人帶著些可憐的眼神看著他。

楊磊不由啞然失笑。大亨這孫子果然還是這一套。

上一世楊磊就聽王大亨說起自己的“悲慘”身世,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對他特別照顧。

實際上,這犢子家裏是開養殖場的,肉牛2000多頭、肉羊無數。

後來王大亨不小心暴露富二代的身份,給宿舍其他三人連洗了一星期襪子才平息眾怒。

坦白說,要不是大亨的長相實在對不起大眾,光是這一套扮豬吃虎的本事,就是妥妥的主角命格。

楊磊不忍那兩個二缺被忽悠,當場無情揭破,指著書桌上的手機問:“我看你這手機不便宜啊,多少錢買的?”

“沒多少錢。”王大亨見露餡,急忙找補,“這手機是我叔淘汰的二手貨。”

桌上放著的是一部嶄新的iPhone。

楊磊無語。

這孫子睜著眼睛說瞎話,上一世也不知怎麼就信了他的邪。

iPhone 初代機 去年上市,隻在米國發售。

iPhone 3G 剛上市沒幾天,雖然同步發售的地方不少,比如北美、西歐、倭國、港城,但不包括華夏內陸。

華夏正式上市發行的第一款蘋果手機是2009年的iPhone 3GS,還是被閹割後的合約機。

現在出現在書桌上的iPhone,無疑也是水貨。

王大亨是個妥妥的電子產品發燒友,原時空楊磊對手機的興趣,基本都是受他影響。

楊磊家庭條件一般,所以隻是“理論家”。

王大亨則是標準的行動派。

隻要被他看上的電子產品,不管用的上、用不上,統統買下。

畢業後的王大亨連續三次創業、連續三次失敗,最後迫不得已回到老家。

除了繼承了他爹的養殖場、幾十套房子十幾輛車、以及幾百畝地外,還鼓搗出一個大項目——開了家私人性質的“手機博物館”。

博物館裏搜羅的手機型號上萬,從第一代摩托羅拉大哥大,到後來的諾基亞、中華酷聯,再後來的蘋果、華米OV,甚至連錘子、小辣椒、大可樂這種小眾手機都沒放過。

目前王大亨還沒繼承他爹的億萬家產,暫時沒實力買買買,但已經有了類似的征兆。

順便說一句,王大亨不光有個有錢的老爹,還有個牛逼且低調到不行的叔叔——王越,“小白盒”的創始人。

“小白盒”,就是後世遍布華夏各地、無論大小超市必備、用來二維碼付款的白盒子。

為什麼大家都說大學是“平等”的?

因為大學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學生,說不定就是身家億萬家產的繼承人。

當然這種“平等”在大學畢業的那一刻,就會瞬間打回原形。

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還在為找工作忙得焦頭爛額時,有的人就能揮舞著大筆的資金從容創業、而且創業失敗三次依舊生活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