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致遠最終還是走了,去追她所謂的愛情,哪怕秦淑眼中依然看不到他。

所有人都為他感到可惜,蕭牧也卻人說終將被年少不可得之物而困其一生,等他看清了,未必就是壞事。

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一年又一年,大院的人也換了一波,不管是秦淑還是周致遠,漸漸都淡出了大家的話題。

“你有什麼打算?”楊鬆枝問道,他們眼看就要高中畢業,找不到工作基本上也就隻能下鄉了,“你至少比我多條選擇,還能去當兵。”

“我沒想過去當兵。”

葉燕綏現在也是迷茫,當兵也好下鄉也罷都不是她喜歡的,“如果有可能,我還說願意讀書的。”

“工農兵大學生要有至少三年工作經驗。”

楊鬆枝知道,對別人來說這個名額是奢侈,可對她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你至少也得工作滿三年。”

“現在所謂大學,就是大家都來學,你不覺得諷刺嗎?而且我也不想跟大家搶名額了。”

葉燕綏知道很多知青下鄉插隊兩三年以後,就不再呆在生產隊裏幹農活了,這些人再次倒流城市,隻能閑在家裏,依賴父母生活。

每年招工招生的時節,才紛紛回到鄉下去,各顯神通,工農兵學員是他們回城的重要機會。

下鄉,葉燕綏第一個就否定了,她肯定做不來,要是還在滇南就好了,她當初幫忙籌建了工廠,媽媽後來更是當了副廠長,而且備受尊重,那裏或許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工農兵畢業後至少分配工作,我二哥在林場,別提多辛苦,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離家近,每周都能回來一趟,我已經準備報公社下麵的屯子。”

他們這邊本身就地廣人稀,下鄉是不用往外地去的。

“我需要跟家裏商量一下。”

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不久前一場大地震,震驚全國,邊境再次進入了緊張的狀態,葉燕綏還沒來得及商量,又發生了一係列的大事,10月份,持續十年之久的運動宣告結束,全國各地的慶祝不斷。

雖然這十年還沒有被定義,但很多當時因為各種原因被打倒的,現在的處境都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甚至回到了工作崗位。

雖然現在還是要求嚴格控製職工總數的增長,在城市沒有出路的大學生還是的下鄉,但相比之前政策已經寬鬆多了,醫院開個證明也就搪塞過去了。

眼看又要過年了,葉燕綏最近經常去大集上碰運氣,這一回來就看到葉綏之老老實實的寫作業,屋子裏安靜的掉一根針都能聽到,就氣氛不對。

“怎麼了?”

葉綏之朝姐姐使了個眼色,指了指書房。

葉燕綏立馬明白他的意思,“爸爸回來了?怪不得你這個安靜,至於嗎?”

“牧也哥也來了,來人在書房,好像是吵架了。”葉綏之小聲說道。

“因為什麼吵架?”

葉綏之聽的也不真切,“好像是因為牧也哥退伍的事情?”

“他怎麼可能要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