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經此一說,人們便也不由得更加好奇了,那個能讓這麼多重要人物都撇下手頭事情不管,如此鄭重地冒著烈日在大街上翹首以盼的人,又會是怎樣的身份地位呢?
說笑的人聲越來越近了,街道那一頭,一行人馬有說有笑地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那端著茶碗的說書人本還打算繼續蹭幾碗茶水,此時不經意地一扭頭,卻遠遠地就看到了那馬車之上的標誌。
那是兩個縱橫交錯著的笛子,而在笛子的背後,則印刻著一架豎琴。
也虧得這說書人眼神好,此時那馬車距離他們所處的酒樓還有著一兩百米的距離,他卻已經一眼認出了那個標誌。這一看之下,頓時連茶也顧不得喝了,抓起放在一旁的一柄破舊的笛子“嗖”地一聲就朝外跑了去。
那個標誌,是吟遊詩人協會的標誌。但有資格將這個標誌用在馬車上的,整個輕羅洲,其實也隻有不超過十個人。
吟遊詩人協會的“十會長”!掌管著吟遊詩人協會的十個人!
說書人和吟遊詩人最大的不同,大抵就是前者隻是耍弄嘴皮子的講些故事,縱然有本事將那故事講的栩栩如生,有聲有色,卻終究還隻是在說故事。而吟遊詩人,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用歌唱的方式來講述一些東西的。他們,可以說是輕羅洲上唯一的一批玩弄音樂的真正藝人了。
吟遊詩人,是輕羅洲唯一一批將音樂的力量同語言和故事結合起來的人。也是真正理解了音樂力量的一批人。就如同魔法一般,這些吟遊詩人們掌握了將音樂的力量擴大的方法,然後融合進他們的歌聲以及故事之中,在讓人們隻管理解和融入故事的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情緒,甚至影響他們的心態和行動。在某些程度上,吟遊詩人的吟唱是和精神魔法有著異曲同工的妙用的。就算將其看成另一種模式的精神魔法也不為過。而吟唱比起精神魔法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它所波及的範圍遠比精神魔法要大的多的多。所能夠影響到的人的數量,也是相當的龐大。
音樂是情緒的宣泄,也是情緒的影響。真正掌握了音樂的人,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所有人的共鳴,然後。將這份共鳴化作一股力量,在某個適當的時候,宣泄出去。
就比如戰場之上,兩軍對壘。那些鼓手的鼓點,便是在幫助士兵們醞釀和壓抑殺氣。當這些殺氣被壓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被猛然宣泄出來的力量,將會具有摧枯拉朽的能量!
而吟遊詩人們,可以說就是這樣一種鼓手。他們的吟唱可以引導人們的情緒。就仿佛引水導流一樣,將其引向某一個方向,宣泄出去。如果將他們放在軍隊之中,在每次大戰的時候給予士兵們鼓舞。將會極大的增加他們的士氣,發揮出更大的戰鬥力。有的時候。吟遊詩人的出現甚至可以直接影響一場戰鬥的勝負。
而這,也就是吟遊詩人為什麼會備受尊敬和愛戴的原因。幾乎每一個國家的軍隊裏。都渴望能夠擁有一名厲害的吟遊詩人。因為這無疑是給他們增派了一支輔助魔法師隊伍!對於軍隊的戰鬥力的提升,是相當巨大的!
迄今為止最直觀的一個例子,就是克裏斯帝國。這個帝國是二十多年前才新成立的一個國家。當時,伊薩國大將軍尤舒拉因不滿國王荒淫無道,橫征暴斂,陷萬民於水火而不顧,於是打起了清君側的旗號。但尤舒拉畢竟隻是叛軍,在道義之上並不占優什麼優勢,而當時的伊薩國雖然混亂,但整體實力還是很強的,軍隊的力量也還被國王牢牢把持著。幾番征戰之後,尤舒拉的叛軍敗多勝少,已經快到了潰敗的邊緣了。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做李動的吟遊詩人也加入了其中。他的出現直接改變了叛軍們的整體士氣,將這些常盡了敗仗的士兵們從幾近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讓他們化衰敗為士氣,重新鼓起勇氣進行戰鬥。後來的戰鬥之中,這個吟遊詩人總會在戰前或者戰鬥中進行鼓舞士氣的演講,那些士兵們每每聽到這些演講,都會爆發出比平日更加強大的戰鬥力。叛亂軍們開始一點一點地扳回了戰局,勝利的天平開始慢慢傾斜過去。而最終,叛軍們獲得了勝利,在伊薩國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克裏斯帝國。而那個鼓舞了全軍士氣的吟遊詩人李動,也因此受到舉國的愛戴和崇拜。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成績,克裏斯帝國的吟遊詩人李動成功加入了吟遊詩人協會,並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裏成功繼任了某位年邁的會長的職位。成為了吟遊詩人協會的“十會長”之一!人們稱之為“吟遊李”。
而今天,正是吟遊詩人協會十大會長之一的李動會長到達雲雀城的日子!而在鳳棲梧前的那些人,自然也就是專門為了迎接這個人而來的。
雖然在場的眾人都是雲雀城中頗有名氣和威望的人,甚至言君在整個輕羅洲都是十分有名氣的,但是和吟遊詩人協會的“十會長”相比起來,卻還是有些不足的。要知道,吟遊詩人協會可是掌握著整個輕羅洲的輿論力量,而掌握著吟遊詩人協會的人,又怎麼可能會不借用輿論的力量來讓自己顯得更加厲害一些呢。和他們相比,這些隻是在一個地區擁有一點點小小名聲的人,自然不算什麼大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