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來乍到(1 / 2)

1955年,四九城,紅星軋鋼廠。

中午下班的鈴聲已經響過。工人們都放下了各自手中的活,三三兩兩的一窩蜂便向第三食堂擠去。

現在建國剛不久,國家還處於困難時期,物資供應還很緊缺。

平時在家,能夠填飽肚子都算不錯了,就更別奢望著有多少葷腥了。

多少人家也就逢年過節時,才能狠一狠心,稍微買點肉食什麼的來開葷一下。

也就隻有像軋鋼廠般的工廠,才能做到一星期有那麼一兩次,可以有些肉菜給大家開開葷,也算是補充一些營養。

畢竟這軋鋼廠,幹得大都是一些重體力活。如果因為吃食方麵跟不上,導致生產任務完成不了,或是岀了事故的話,上麵追查下來,隻怕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所以,中午食堂這餐飯,便成了大家夥心裏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而像紅星軋鋼廠,這般有著幾千工人的大廠,食堂自然不會隻有一個,而是有著三個之多。

要隻有一個食堂的話,那估計等每個工人都打上飯,也早就到上班時間了,飯都可以不用吃了。

軋鋼廠的這三個食堂裏,也是有著明確分工的。

第一,第二食堂主要是麵向全體普通工人,做的便是大鍋菜。

而第三食堂,也被大家稱為小食堂。

平時除了開設窗口,為工人們提供餐食以外。主要承擔著軋鋼廠領導們宴請客人,兄弟單位來參觀時就餐的任務。所以,這第三食堂的廚師,技術也是最好的。

這廚師技術好,便也代表著做的菜味道好。所以,大家都比較喜歡到第三食堂去打飯。

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第三食堂裏麵的飯菜一直都很緊張,稍微來晚點就沒飯吃了。

第三食堂內,各個打飯窗口都排著一條長龍,後麵的人在等著前麵的人打好了飯菜,便隨著人流往前移動。

窗口裏麵,作為第三食堂的主廚,外號人稱“傻柱”的何雨柱。此時正手捧著他專用的糖瓷茶缸,坐在靠案板邊的凳子上,麵色平靜地直視前方,偶爾會舉起手中茶缸,喝上那麼一口茶水。

一切都是顯得那麼自然,悠閑的樣子。

其實,要是邊上有人,認真看過去的話,就會發現。

此時的何雨柱,雖是目視前方,好像在很認真地看著什麼,實際上,他眼神中透露岀來的卻是一片呆滯,還有迷茫。

還有他那臉上肌肉,偶爾的會有一絲微不可察的抽動,捧著茶缸的雙手也偶爾會抖動一下。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顯示著,在他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卻是絕不平靜的。

不錯,此刻的何雨柱,何止是內心不平靜,甚至是可以用翻江倒海來形容了。

因為,此刻的何雨柱,雖然身體外貌還是跟原來的一樣,但他的靈魂卻早就換了個人了。

而這個靈魂,卻根本不是這個年代的人。

他叫鄭華,來自於20年代。

家在有著華國經濟,金融中心之稱的魔都。父母都是名牌大學裏的教授,從小家裏便是生活條件優越,而他更是家裏唯一的獨生子女。

從小便是他想要什麼,父母便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滿足他。而唯一對他嚴格要求的,那便是他的學習。

而他也從沒有讓自己父母失望,也許是遺傳了父母優良的基因。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是別人教育孩子時口中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