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江城雖然過了酷熱期,但是溫度還是沒下降多少。
站在候車亭的李一念便深有體會。
汗水止不住的從下頜流下,胸口也被汗浸濕了一片。
少年用手扇了扇風,心裏默默吐槽:和山裏比還是差了好多,光這天氣就不止差了一星半點。
李一念大步走出車站,四處張望,想尋找自己記憶中那一個熟悉的麵孔。
望著尋找自己的李一念,張秋笑了,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
不得不說,李一念長相俊郎,身上有一股出塵的味道,與周圍格格不入,所以張秋一眼就認出了他。
“好久不見。”
張秋蹦蹦跳跳的走到李一念麵前,開心的打招呼。
碰到熟人的李一念瞬間有了一股安全感,誰知道他這一路有多坎坷,畢竟是第一次出遠門。
“好久不見。”李一念淡淡地回了一句。
內心快樂的李一念表麵上卻還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因為爺爺告訴過他,“做人不能喜形於色。”
換做別的女生聽到這一回答加上李一念的臭臉可能會覺得熱臉貼冷屁股,但張秋不會,因為她知道李一念不善言辭,所以交流時喜歡看他的眼睛,因為眼神是不會騙人的,李一念表情冷漠但是眼睛卻透露出愉悅。
“李爺爺還好嗎?”
“身體硬朗的很,前幾天還幫隔壁叔叔的孩子取名字來著。”
“張爺爺呢,上次打視頻電話還說要來找我爺爺玩來著。”
“我爺爺就是盼著你來,讓我好好向你學習。”
“……”
張秋接過李一念的行李箱一邊引著他朝停車的地方走去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拉家常。
張秋在升大學的暑假把駕照考了,所以便主動請纓,拒絕了家裏司機,親自開車來接李一念。
坐上副駕的李一念沒有對張秋的駕駛技術表示懷疑,因為就像張秋了解他不喜歡表露過多感情一樣,他也了解張秋是個活潑但大事上從不馬虎的人。
“要不帶念哥在江城兜一圈?反正以後大學四年得在這裏讀書,了解了解環境。”張秋提議道。
李一念看了看車載屏幕,九點半,離飯點還有一段時間,於是他便應了下來。
將雙肩包丟在後排,搖下車窗,李一念邊吹風邊和親人報著平安。
江城沿江,在古代是商貿大都,但在近代卻落寞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祖國大地,江城憑著便利的交通格局,建廠、修路,逐漸成了京都外最繁華的城市。
而張秋的爺爺便是江城的幾位商業巨頭之一,李一念和張秋的情誼也源自張老爺子與李老爺子。
想當年李老爺子剛剛風水術大成,處於膨脹期,到處給人取字看宅。
張老爺子當時正想建廠,加上父輩的影響,他對風水一事深信不疑,於是便聽朋友的建議找了個看風水的行家來替自己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