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初的故事(1 / 1)

大部分人從小到大的學習都是被動的,受別人的指引,聽別 人的看別人的,當自己主動的時候就會感覺無從下手,想當然的覺得很簡單。

李窪在網上搜尋了相關的金融知識,搜尋了相相關的書籍來看,但相關的書籍,相關的金融知識太多太雜,該看什麼 了?他一時犯難了,又問了下同事裏麵一個父母親炒股的同事,但是也沒有什麼回答,最後是在網上看了當時最熱門的金融推介書籍;那個時候應該是比較流行成功學和投資學的。

在企鵝主頁的投資專欄了解了相關的基金、股票、期貨相關知識;以及網上部分關於投資言論後,李窪做了兩手計劃,一個就是買定投基金,二是股票。

在當時的認知裏麵金融是多麼高端,這兩個詞就像代表著錢像雨一樣落下的感覺,但是應該門檻高,有了計劃後就想著存點錢再去開戶了解,然後就先模擬操作看看。

大部分人模擬操作回頭看都還是可以的,李窪的也不錯,當時了解股票基礎知識時一大堆的專業術語是沒記到幾個的,雖然也跟著計算推導驗證了下。最初模擬操作時,選擇的是投資理念長線的方式,然後就翻看和對照他認為熟悉的基建和銀行個股,進行圖形查看,也進行價格查看,然後就對比了價格,在原始的理念裏麵認為同樣的東西、那麼價格至少要一樣,美國的銀行5塊,那麼國能的也要一樣,工行5塊,農行至少4.5吧;再加上市值對比換下就應該可以。遵從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麵的原則,模擬買了幾隻後看是幾天都還看一下,但是本來就是那種織布機的股票,沒有什麼變化,本來的理念就是長期投資,然後就慢慢的沒有再看了,隨著所在項目趕工,這個發財夢又慢慢的沉積下去了。

時隔幾年後,當網上和周圍部分消息傳來股市大漲的時候,李窪才想起來開始的投資發財夢,去翻看了下之前的模擬買入股票,心加快了跳動的速度,都翻了那麼多倍啊!

心裏想著多麼自己是多麼的會選擇啊!當時要是真金白銀投下去,自己的錢翻倍了啊!當時怎麼那麼膽小不敢直接上啊!這次一定要去了,這個比存銀行好啊!才過了幾年就翻倍這麼多了,反正自己拿閑錢玩,現在沒有女朋友也沒買房子,沒有壓力,不然像現在這個樣子也沒有存到錢,亂消費。

有了想法後李窪和一個同事在外出項目部到鎮上采購生活用品時到海大證券營業部詢問並開戶了,當日辦理完就迫不及待地的下載APP後進行了第一次操作,買入了一隻他認為漲得少還會再漲的銀行股。然後一有閑暇時間就盯著看,看那根跳動的線,進入的時間剛好在15年8-9月,正好是政策救盤的時候,瞎貓碰上那幾天,銀行股掙了,錢來的如此輕鬆,於是加了些資金,秉著漲了之後要跌的個人瞎想原則換了另外的生活股,現實總是那麼不盡人意,政策底後市場底給你當頭一擊,然後了解了什麼是熔斷,了解什麼是T+1,了解什麼叫故事由風險投資需謹慎。這次投入不是很大,並沒有澆滅李窪投資的火苗,隻是認為自己不足,還要加強學習,但是怎麼學卻又是一頭霧水,隻有多看,他相信隻要自己努力的學一定可以的,何況自己是長線投資,又是閑錢,那麼就等他放著,總會好的,就這樣出入初次嚐試由興奮變為沉寂,決定過幾個月,幾年後再看。

氣運應該是存在的,隻是不能被解釋;15年的大漲給了李窪進入市場的動力,然而大漲的狂歡並不屬於他,就像房地產的上漲不屬於大部分人,回頭看一切都很簡單也有跡可循,難的是你還是你,那麼你就還會重複循環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