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前,天地相連,冥昭瞢暗,暗無天日,上古之神盤古破殼而出,以一己之力,頂出一片天,踏出一片地。
日月星辰受宇宙混沌之力的滋養誕於世,明暗交接,天地瞬息萬變,泛起波瀾。
最終,盤古癱軟在地,神力耗盡,歸位虛空,以身軀化為山川河流,花草樹木……一切際地蟠天。
萬物受天地靈氣蘊養,肆意生長,更有者受女媧娘娘的點化,開靈識,化人身。
日複一日,晝夜交接不斷,久居山川的兩顆山石受日月之靈氣渡化成神,歸為女媧座下弟子,化名太元神君與元始神尊。
此時,天地的第二場耗竭正悄然而來,由於盤古之神所蘊化的天地萬物逐漸耗盡了世間靈氣,蒼穹也壓不住九天的混沌之力,一聲巨響,混沌之力瞬間從天坑傾瀉而出。
一夜之間,花萎樹枯,山川河流戛然,四級裂,天不兼複,地不周載。
九天混沌之力將世間靈氣瞬間吸收。靈氣肆意潰散,女媧為救天地萬物,隻得以身為載體,承接天地混沌,化石補天。
太元神君與元始神尊以最終神力共助女媧補天,化為補天靈石的一角。
受女媧點化得以修煉之人也為其獻出靈力,一同阻止天地覆滅,最終潰散靈力,身軀消散於蒼穹,隕於虛空。
幾日幾夜的拯救,一切終於歸於平淡,河流順流而下,山川坐落於地,日月照於晝夜,世間靈氣愈漸豐沛。
待到枯木逢春,山花爛漫之時,新的故事就要開始了……
萬年後。
天地各生萬物,天上地下也劃分為五界:神界,魔界,人界,冥界,妖界。
神界之神皆是受日月淨清之氣的蘊養,加以自身天賦修煉而成。世人歎其為善的化身。
魔界吸取世間萬物的殘濁之氣(例如:怨氣,悲氣)助行自身的修煉,同神界一身的淨清之氣不同,他們吸食的殘濁之氣具有反噬作用,每一年魔界弟子都會承受一次蝕寒之痛。世人歎其為惡的化身。
天地萬物皆製衡,有強便有弱,女媧在世時用柳條鞭抽的小人物在那場浩劫中並未全部消散,可他們不是靈物,天生沒有靈識,隻能勤加修煉,也許幾百年才有一次機會得道成仙。
不僅如此,他們集七情六欲,善惡共存,受靈氣蘊養延伸出三魂七魄,作為人界的人,少一魂則如行屍走肉,難以輪回;少一魄則無情無欲,癡如七齒孩童,因此人界之人就是六界中最為弱小者,神界為庇佑人界以她們的神力開創出冥界。
人本壽命有限,而冥界,至此成為人類擁有投胎轉世,步入輪回的唯一之路,他們雖不能天生成神,但是卻也能因為輪回多享受幾次天地的美好。
妖界:世間除人以外的自然萬物,能凝聚天地的淨清之氣或殘濁之氣,二者選一修煉妖丹化形成人,遊走人間。其有蛇妖,狐妖為妖界主宰。
而眾神之中,在最高虛妄境之外的浮華境有其二十八星宿守護者,她們僅以九天混沌之力修煉為主,彙聚於道力。
在萬年前太元神君與元始神尊化為修補天池的一角,為了不讓九天泄出的混沌之力破壞世間萬物的和諧發展,他們甘願隕落,僅留下最後一縷神力化為可牽製整個世界發展的雲盤,以達到控橫混沌之力的神器。
在那場浩劫的幾百年後,有吸收混沌之力的二十八星宿開靈識,拜坐在星宿之母、神界虛妄境之神鬥姆元君坐下。
道力生萬物,她們不僅不受神界最高虛妄境的規束,更具有天生預知未來觀星占卜,扭轉乾坤,複活萬物的能力;出於浮華境外,還可憑他人近身之物探得此物之主心中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