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後,韓、蘇的首級被掛在竹竿上,並二人畫像於通衢,讓百姓縱觀,再漆其首,藏之軍器庫。
確定韓侂胄的首級藏在金中都的軍器庫後,韓遠岫曾帶著自己培養的“飛鴿”兩次潛入金中都,卻一直未能得手。
後蒙古大軍攻占金中都,大火毀城,韓侂胄的頭顱興許也被焚於那場大火中……
這件事成為了韓遠岫往後餘生最大的遺憾,好在有趙浮嵐陪伴在身旁,又有一群摯友及子女圍在左右,才讓他聊以慰藉。
而對於韓侂胄的下場,趙浮嵐五味雜陳,沒有歡喜,也無難過。
在韓遠岫第二次赴金時,楊木人曾問趙浮嵐:“你希望這一次,遠岫能成功嗎?”
趙浮嵐愣了一下,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轉而問他:“宮裏那位還好嗎?”
此時,身為儲君的趙洵病逝,楊皇後仍無生育,官家隻得又挑選了一名宗室之子養在宮中,賜名趙竑。
但趙竑無意間得知了史彌遠與楊皇後的醜事,揚言得誌後必將史彌遠流放到千裏之外。
楊皇後對此憂心忡忡,打算將其廢除,另找他人取而代之。
這件事自然傳到了趙浮嵐的耳朵裏,她感覺,現如今的楊皇後已不再是當初認識的那個心似琉璃的女子了。
楊木人同樣也有這種感覺,但他更能理解與接受,“即便現下不好,遲早也會變好的。”
趙浮嵐了然而笑,“其實,韓相以為他的宿敵是我祖父,是朱老,卻忽略了一個隱藏的對手,而正是這個對手讓他徹底輸掉。”
楊木人顯然知道她所指是誰,但笑不語。
“對手也能變盟友,甚至是佳偶,就比如你與遠岫,你們一個浮嵐,一個遠岫,注定糾纏不休。”
片刻後,他才看向趙浮嵐,莞爾而語。
趙浮嵐覷著他促狹道:“宮裏那位與韓相可成不了佳偶。”
“哈哈哈……”楊木人囅然而笑。
韓侂胄一生風流,視女子為花朵,卻不想,花朵也有毒。
韓遠岫從前總拿趙浮嵐比作夾竹桃,又美又毒,然,韓侂胄身邊那些女子才堪比夾竹桃。
而最毒的那一朵,自然是當今皇後楊桂枝,她也是韓侂胄最強勁的對手。
如楊木人所言,意識到趙竑對自己有威脅,楊皇後很快將其廢除,扶持另一宗室子弟趙昀上位,解除了危機。
公元1224年,宋寧宗趙擴駕崩,20歲的趙昀繼承王位,是為宋理宗。
楊皇後這一年63歲,以太後之尊垂簾聽政。
後來,在其侄子楊石的勸說下,楊皇後及早歸政,贏得不少大臣的稱頌。
公元1232年,楊皇後病故,享年71歲,上諡號為“恭聖仁烈皇太後”。
這一年,趙浮嵐53歲,韓遠岫57歲,皆是半百老人,聞訊楊皇後薨,韓遠岫磨墨,趙浮嵐提筆,寫下一篇名為“非為名花,卻恣意綻放”的文章,以此來悼念這位昔日的故友,同時也在紀念她與韓遠岫曾經那段波瀾壯闊的青蔥歲月……(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