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為官不正,一個大公無私,如冰炭相撞,由此拉開朱唐交奏的序幕。”
“在第一次上書彈劾後,朱老便對唐仲友的不法案進行了詳細調查,以免冤枉了他,誰料,這一查,猶如拔蘿卜出坑,帶泥無數——違法收稅、敲詐勒索、蓄養亡命、偷盜官錢多達十多萬貫、貪汙受賄、打擊報複逼死人命等等,讓朱老驚得難以言表,彈劾書也寫得滿滿當當。”
“然而,朱老還是為唐仲友留了一塊遮羞布,未曾把他嫖宿娼妓,父子濫交等醜態告訴官家,或許,也是怕褻瀆天聽。”
“可唐仲友不念此恩,居然讓娼妓代收賄賂、充當打通關節的掮客,還在自辯中反咬朱老一口,說他派人去搜他家的轎子,驚嚇到他的弟媳婦王氏,也就是王淮的妹妹,差點引發心疾。王淮順勢把朱老彈劾唐仲友不法的行為說成是‘秀才爭聞氣耳’,真可謂沆瀣一氣,王唐為奸勝狼狽!”
“更可氣的是,唐仲友見自己有人撐腰,公然派人去關押妓女嚴蕊等一幹人證的司理院搶人,雖未遂,但足見其狂悖囂張,無視律法。”
“所謂近墨者黑,嚴蕊就真如人們頌揚的那般堅貞不屈嗎?”
看完“聚寶盆小報”這篇內容豐富,鞭辟入裏的文章後,趙浮嵐大感過癮的同時,又忍不住好奇:“感覺這個‘聚寶盆小報’似乎大有來頭,像這上麵提到的一些事,尤其是當事人的原話,若非知情者,不會如此清楚。”
楊木人點頭,“上次大規模清繳小報時,‘聚寶盆’與我們前後腳停印,明顯跟我們一樣,提前得到風聲,可見,他們背後有人,不是宮裏的,便是朝廷的。”
趙浮嵐了然,“它這一出,想必其他小報也會紛紛跟上,把王家與唐家的老底翻個遍。”
……
“賣報了賣報了!前宰相王淮陰險惡毒,算計朱老,卻被朱老識破……”
如她所料,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各家小報搜腸刮肚,把關於王淮與唐仲友的醜事變著花樣來寫,但其中不乏言之鑿鑿者。
“為保唐仲友這位姻親,王淮想出一招調虎離山之計,罷免唐仲友的新職務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再把這個職務轉授給朱老,好讓人誤以為朱老是為了這個官職才多番為難唐仲友。”
“朱老豈會上小人之當,憤然辭官,並在《辭江西提刑奏狀》中寫道:‘蹊田奪牛之誚,雖三尺童子,亦知其不可。’而在他辭官回家前,不忘把永嘉學派保留的秦檜祠給一舉鏟毀,令人拍案叫好。”
“最後,朱、唐交奏就在唐仲友毫發無傷地被罷官,朱老在百姓的惋惜聲中辭官而畢。”
“後世皆汙名化朱老是因嚴蕊才嫉妒唐仲友,從而揪著不放,然,但凡仔細研究過他彈劾唐仲友的罪狀便可知,上麵不僅有詳細的時間、地點,還有詳細的人證、物證、旁證,許多證據細小且瑣碎,若是偽造,何以事無巨細?”
“眼下,唐仲友之孫重蹈覆轍,偽造大麵額交子,可見唐家的腐敗家風早已代代相傳!”
……
“滿意了?”
是夜,韓遠岫拎著一個籃子,翻進了趙浮嵐寢臥的窗戶,“替朱老出了氣,想必你也消了火,再吃點行氣散結的荔枝,方可安神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