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檔子事?不就是他們當官的爭來爭去嗎?關咱們老百姓什麼事?再說了,這本《童蒙須知》又不涉及朝野之事,不過是孩童的啟蒙教育,要是這書都要被禁,那可就太沒天理!”
“對對對!我曾讀過一些,講的全是衣服冠履、言語步趨、灑掃涓潔、讀書寫字、雜細事宜等等,很適合用作家中幼童的啟蒙書本,比直接讓他們背《千字文》更容易,還更實用。”
“可我聽說,朝廷把道學定為‘偽學’了,其中就包括朱老的一些論點。”
“偽學?偽在哪兒了?”
“這…我也不太清楚。”
“哼!不過是朝野之爭的慣用伎倆,不關咱們老百姓的事,反正我就覺著朱老寫的《童蒙須知》是本好書,誰要禁它,我第一個反對。”
翌日,待臨安城的百姓看過趙浮嵐在青鳥小報上寫的這篇“衛生要從孩童抓”的文章後,文中所涉及的《童蒙須知》隨即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
盡管有一些反對的聲音,認為朱老是“偽學”代表,就要一竿子打翻他所有言論,包括著作。
但更多人還是客觀認為,《童蒙須知》是一本好書,比起相對複雜的蒙學代表作《千字文》,《童蒙須知》更能讓幼童在思想懵懂時,得到正確引導。
“韓大人,看過今日的青鳥小報了嗎?”
除了市井,朝廷裏的許多官員也在私底下議論今日的青鳥小報,還專門找上韓遠岫,試探他的口風。
若說韓侂胄是匹狼,那韓遠岫就是隻狐狸,笑臉一擺,輕鬆搪塞過去。
“齊大人,瞧你問的,明知我在進奏院謀事,又怎會看那不入流的市井小報呢?”
“我勸齊大人也少看,免得被人說身雖正但影子斜。”
把對方堵得啞口無言後,韓遠岫揮揮衣袖,瀟灑離去。
但一轉身,他又蹙起了眉,“趙浮嵐是在試探誰的底線?”
下值後,他專門等候在都堂門口,見韓侂胄走來,急忙迎了上去,“祖父!”
“遠岫啊!”
韓侂胄笑著走來,臉上並無異色。
祖孫二人隨即同乘一輛馬車回府,路上,韓遠岫主動聊起進奏院內的一些事,並小心觀察著韓侂胄臉上的細微表情變化。
而韓侂胄則捋著胡須時而聆聽、時而說上一兩句,看起來與平日無異。
這一路上,他都沒有提到青鳥小報今日的文章,韓遠岫不太清楚,他是還沒看過,或是根本沒把趙浮嵐寫的內容放在心上。
前者,似乎不太可能;至於後者……
“遠岫,我先去如廁了,稍後我們書房見。”
抵達韓府後,韓侂胄有些尿急,直奔前院的雪隱。
韓遠岫見狀,忙道:“祖父,我也要如廁。”
而後,祖孫二人一同進入雪隱,韓遠岫一邊脫掉外上衣,一邊故作隨意地說:“凡如廁,必去上衣也。”
韓侂胄接話:“所以我最討厭冬季如廁。”
聽到這話,再見他依舊如常的表情,韓遠岫終於丟心落腸。
看來,祖父沒對《童蒙須知》被青鳥小報所提及而心生微詞。
趙浮嵐這次試水成功了!
那麼,她下一步又打算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