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1 / 2)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公元1194年,“紹熙內禪”後不久,嘉王趙擴受禪為帝,冊封韓氏為皇後,其父韓同卿隨即由泰州知州升為揚州觀察使,其母被封為安國夫人。

而韓皇後的叔爺韓侂胄,更是靠著吳太後外甥的身份,在“紹熙內禪”中獲得了吳太後的支持,請她在孝宗靈前垂簾,以太皇太後的名義宣布光宗退位,功不可沒。

為此,他欲借此定策之功,獲取節度使之職,可惜被功勞更勝一籌的趙汝愚阻撓,對方的理由是“外戚不可言功”,最終,他隻升一階,被授為宜州觀察使,大失所望。

故而,為拉攏趙汝愚,同時獲得朝中更多支持,韓皇後在仁明殿大擺迎秋宴,名為家宴,實則邀請了好幾位在“紹熙內禪”中有功之臣,並特別安排趙汝愚祖孫二人在其左側入座,與在其右側入座的韓侂胄祖孫正對。

位置巧妙,關係也微妙。

一個是宗室,一個是外戚;一個帶著孫女,一個帶著孫兒。

酒過一旬,韓侂胄略感微醺,他撐著孫兒韓遠岫的肩膀搖搖晃晃地舉杯站起,吟了首崔元翰的詩來應景,再借題發揮,看向坐在對麵的趙汝愚祖孫,解顏而笑。

“說到遠岫,必然少不了浮嵐,遠岫浮嵐,謂為人間仙景。”

聞言,趙浮嵐手一抖,杯中的美酒隨之搖曳,漸起漣漪。

她微眯著眼瞄向對麵,韓遠岫正埋首喝酒,似乎對其祖父的暗示不為所動。

嗬!

這小子倒是穩如泰山。

她早就聽聞,膝下無子的韓侂胄收魯之子為養子,並非是看中養子本人,而是他的兒子,那個被世人讚為“在世項橐”的神童。

神童?

趙浮嵐倒沒看出來坐在對麵的韓遠岫有多神,除了有副好看的皮囊外,並無特別之處。

正當她悄然觀察著不露聲色的韓遠岫時,酒入舌出的韓侂胄也在打量著這位宗室之女。

外戚與宗室,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他的政治抱負卻被當朝第一宗室趙汝愚所阻。

趙汝愚此人剛直不阿,對誰都視同一律,唯有對這個排行老三的孫女另眼相看。

興許是手把手帶大的緣故,趙浮嵐自幼就父母雙亡,趙汝愚心疼她,便一直養在膝下,視若掌上明珠。

所以,誰能娶走這顆掌上明珠,誰就能成為趙汝愚的心腹!

想到此,韓侂胄垂眸看了一眼儀表堂堂的孫兒,趁著酒興繼續說道:“而這遠岫煙雲,浮嵐暖翠之仙景,此刻正展現在我們眼前。”

他舉杯一揮,莞爾指向趙浮嵐,進一步說道:“三娘眉目如畫,遠勝暮靄流嵐,而我家遠岫,則郎豔獨絕,更甚列鬆如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