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奪門而出,整個樓道瞬間亂成一團糟。
整個初一年級就三個班,42班和43班是連著的,鄰居,41班在樓道走廊的最右側,41班門口也有一個樓梯。
走在去實驗樓的路上,已經是離開了地理老師的“追殺”和“監視”。
一路上同學們有說有笑的,好不開心。
你追我趕的,在這上課鈴響之際,42班的“起義軍”正長途跋涉在前往“下一個戰役”的路上。
進了實驗樓,也確實是很多年沒有徹底清掃過了,台階上一走一個腳印,一走揚起一把灰塵。
但是就這樣,一群人還是有說有笑地“奪得了陣地——實驗樓——音樂課教室”
眾人居高臨下地看著後知後覺和姍姍來遲的敵對陣營的“先鋒——尹啟毅”。
高高的個子,盡可能地用最大的力氣,朝著已經“占領城樓”的“42班起義軍”說:“地理老師說讓給回教室。”
空蕩聲音漂遊在四處,與“起義軍”的氣勢磅礴相比,實在是有些孤軍無援。
“城樓”上刹時的鴉雀無聲,一會兒才有了一點竊竊私語。
“這就叫我們回去?”
“她怎麼知道我們來這裏的?”
“肯定是有人告了。”
“可惡,回去把告密的人抓起來打一頓。”
“不想回去。”
“起義軍”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
不知道是誰嘀咕了一句,“為什麼要回去啊?我們要上音樂課的。”
語言是如此得真情實意,感情充沛。
此話一出,徹底給了“起義軍”一劑強心針,也將本次起義推向了高潮。
打倒地理老師的霸權主義,恢複音樂課的合法權益和合法地位,同時歸還42班同學上音樂課和美術課的權利。
“起義軍”此時士氣高昂,居高臨下地看著尹啟毅,眾人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己的決心。
誰都沒有下去“投靠敵軍”。
“起義軍”成功地守住了自己的底線。
尹啟毅見沒人下來,就悻悻地走了。
看到尹啟毅漸行漸遠的身影,“起義軍”內爆發了一陣歡呼,這是“42班起義軍”自建軍以來,第一次麵對霸權主義,堅定不移地守住底線不動搖的典範。
這次“戰役”結束,極大地鼓舞了“起義軍”與“地理老師霸權主義”誓死抵抗的決心和勇氣,是“起義軍”自建軍以來,第一次大獲全勝的戰役。
“起義軍”內部的氣氛瞬間高漲,大有“比肩蒼穹”的氣勢。
“起義軍”圍在“中央基地——音樂課教室周圍”,就等著“高層領導——音樂老師”下達“中央指揮部最高指令——開門進教室,上音樂課”。
結果,眾人在“城樓”上嬉戲打鬧的過程中,“中央指揮部的人——音樂老師”沒等來,“地理老師霸權主義的策劃者兼領導者——地理老師許茵蘭”來了。
大搖大擺地走到“城樓”下,雖說是仰視,全開的氣場也是霸道無比。
“起義軍”們大眼瞪小眼,三十幾雙眼睛(不包括那些好學生、乖乖男、乖乖女)齊刷刷地看著許茵蘭。
但誰都沒有動搖,“起義軍”堅守陣地,絲毫不為霸權主義所動搖和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