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語(1 / 1)

盜墓,也叫盜掘、掘塚、掘墳、掘墓、抇墓、發丘,屬於偷盜之事,是指盜墓的人進入陵墓或地下遺跡盜取陪葬物品。俗話說:唐半山,宋灣灣;漢墓出在山尖尖,商周會在河兩邊;春秋戰國埋山尖,秦漢大墓進深山;東漢南朝埋山腰,隋和宋明坡下找。由此看來盜墓這個行業發展到現在,先輩們也是總結出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經驗。

盜墓自古以來都是不盜屍體,隻是盜取古墓中的陪葬品,但是也有一部分盜墓賊通過盜取古屍販賣,從而獲取高額利潤。

很多盜墓賊將曹操視為盜墓一業的祖師爺,的確如此因為曹操是將盜墓這個萬人唾棄的職業係統化,並且做到了極致。

曹操為了盜墓,特意設立了摸金校尉,他招收這些具有特殊才能的盜墓賊,通過挖掘前人古墓中的財富,為自己行軍充當軍費。可以說,早期的曹操便是靠著盜墓起家,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盜墓祖師爺的名號。不過,曹操雖然是將盜墓體係化的人,可他卻絕不是真正的盜墓第一人。追溯盜墓最早的創始人,或許還要回歸到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亦是百家爭鳴時期,這段輝煌的學術時代,卻也是在春秋末年禮崩樂壞之後,誕生了一個特殊職業:盜墓賊。

古書《莊子》中有一篇便專門講述了一個盜墓賊的故事。

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接其鬢,壓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翻譯過來大楷就是大儒臚傳和小儒之間的對話。說當時人們的墓葬文化:死了的人會在嘴巴中含上一塊珍珠。

而盜墓賊自然要取出珍珠,他們挖開墳墓就以錘子敲打屍體的下巴,讓屍體的嘴巴慢慢的張開,這樣可以無傷取出珍珠。

據野史記載春秋時,齊懿公還是王子時和人奪田而不得,在上位之後,這個荒唐的皇帝直接挖墓開墳,將自己這個昔日的仇人剁掉腿以此報仇。這大概就是曆史上第一個挖人祖墳的人。

盜墓有四大門派,這四大門派分別是:摸金、發丘、搬山、卸嶺。這四大門派的盜墓之術,各有特長,囊括了風水、方術、外力這三大體係。

四大盜墓門派中實力最強、資格最老的當屬發丘一派,其次是搬山派、摸金派、卸嶺派。

摸金一派的成員通常叫做摸金校尉,以發丘天官印、摸金符、尋龍訣等物為憑證,他們囑訓雞鳴燈滅不摸金,盜不離道,敬鬼神而遠之。發丘派的成員叫做發丘天官或者是發丘中郎將。

發丘派與摸金派截然相反,發丘派隻對大墓感興趣,並且從不單幹,對於發丘派的門人來說,盜墓隻是副業而已,他們通過盜墓獲得的暴利或者與官方合作,專注於考古學術研究,由此已經脫離了盜墓者的行列。雖然發丘派出身較高,但歲月流逝,他們已經改行,而真正專注於倒鬥的卻是摸金派。

搬山一派,則是最為神秘的盜墓門派。搬山派成員精通風水之學、周易之術、茅山道法,他們通常會打扮成道人模樣。其中搬山一派的秘術搬山分甲術、九龍定川術、地煞風水訣皆出自搬山派祖師“搬山道人”之手。

卸嶺一派,同樣起源於東漢末年,如果說摸金派與發丘派是經過官方認證的盜墓團體,那麼卸嶺派就是草根出身的民間盜墓團體。卸嶺派的活動區域主要在南方,南方的山水靈秀,有規模的大墓一般都隱藏在山嶺中,卸嶺派門人常常因為盜墓而毀掉整個山嶺的風水,卸嶺派因此得名。

盜墓往往影響了曆史學家及考古學家的研究工作,因為盜墓人往往比那些所謂的專家先行找到墓穴並開掘墓穴,其目的通常隻是為了墓穴內具有天價的精美陪葬品,在盜墓過程中也極有可能故意或者是無意的破壞了墓穴的完整。以及各種對古代曆史有研究價值的線索。

古時候的達官貴族、將相王侯他們在建造陵墓的時候,一定是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防止自己死後被人打擾,因此他們會在自己下葬之後在陵墓中設置各種各樣的機關暗器,鐵雨箭陣、磨盤大的鐵飛盤、機關銅人、流沙飛石、變幻莫測的大刀陣、一碰就會化為烏有的硝石酸、不計其數。

然而盜墓賊的必修課就是破解這些隨時致人死亡的機關,進入陵墓中盜取墓主人生前與死後的陪葬品。到了現代隨著科技的發展,盜墓相對以前在技術上更是一次大飛躍。還有一些盜墓先輩更是不依賴任何工具,通過解讀山川河流湖泊的走向、看風水找墓穴。

在我很小的時候經常聽我爺爺給我講盜墓的故事,當然小的時候也隻是當成故事來聽,久而久之多年之後在一個機緣巧合的機遇下我也踏上了老一輩曾經走過的路。《撼龍訣》其來曆也是不清不楚,這一份天書經過多年的研究才知道原來書中記載了一件驚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