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故事的序章(1 / 1)

當一個人認知中似乎堅不可摧的信仰突然崩塌,她就離抑鬱不遠了。

換句話說,之前她懵懂遲鈍,現在她一下子醒悟,推翻了之前的可笑認知,這可能會導致心理問題。黎長夏認為這是她破碎但還算幸福的15年往事的梗概。

當她意識到一切來自家長的關愛都是有條件的,她的精神徹底崩潰。

黎長夏15歲的人生主線是逃出平安醫院,那個能把人逼瘋的、陰暗瘋狂的精神病。

要說她這個人緣爆好,詼諧幽默的班長是怎樣和“精神病院”這個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詞彙扯上關係的,那還得從那個昏天黑地的九年級說起。

她是“中等生”。

不受老師關注卻好高騖遠,這就是黎長夏,一個偏科戰神,一個半吊子“優生”。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優秀僅體現在可憐的兩三科上,還整天對著班裏成群的尖子生自慚形穢,久而久之自然會被無盡的焦慮、內耗壓垮。

這就是黎長夏,一個在學校裏受盡煎熬的初三生。

不對,黎長夏得病的源頭得從她的家庭說起。喜怒無常、時而暴跳如雷的父親、在日常中暴露出對分數執念的外祖父母和母親,無不加速著這個敏感小孩崩潰的進程。

黎長夏四月份臨近中考開始休學,於是出院後沒享受幾天安逸的暑假生活,她就被迫重新坐在了翔龍中學九年級十三班教室裏,被迫頂著人生地不熟和“重學一年還比不上新生”的顧慮,跌跌撞撞入了學 。

初入新班,黎長夏的心動始於齊成楷摘下眼鏡的那刻驚鴻一瞥。

或許是那天晚上放學,齊成楷認真的注視著她說“我們本來就是朋友”有蠱惑人心的魔力;亦或是運動場上那恣意活力的少年身影,映在她眼中過於耀眼,黎長夏見到他總是臉紅心跳,愛慕之情仿佛要衝破胸膛展現給齊成楷看。

可在逐漸地,黎長夏發現了齊成楷小屁孩的一麵,她幡然悔悟:這種喜歡是毫無意義的,既不能提升自己,又使自己每天滿腦子都裝著別人,實在不劃算。

黎長夏突然覺得,齊成楷談的無數段短暫的快餐式戀愛,幼稚極了。

之後就是墮落、拖延、打著藥物犯困的幌子請假不去上學……

黎長夏的生活跌落低穀。

但是七零八碎的黎長夏,在那所她夢寐以求的高中的小路上,陰差陽錯地被一束和煦溫柔的光照亮了。祁明月與黎長夏相對而立,鳳眼微眯,齊肩的短發隨風揚起,整個人自信又張揚。她是降臨在黎長夏灰暗世界裏的神女,是黎長夏萍水相逢的救贖。

“她在我心中的位置,不再是以前對別人的那種一時心動,而是能讓我平靜下來,心甘情願為他慢慢變好的精神驅動。”

“當我翻開那本滿布歲月痕跡的、泛黃的口袋書,扉頁上幾個筆墨未幹、龍飛鳳舞的字映入眼簾——‘須知少時淩雲誌,曾許人間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