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大成西北軍的鐵蹄還是以最快速度趕在大成皇帝陛下的萬壽節前踏破了岐國的帝都,給他們的皇帝陛下送上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壽禮。西北軍指揮使衛朔手捧著大成皇帝陛下的聖旨大踏步走進了岐國皇帝的皇宮,以對大成王朝不恭順為由用馬鞭狠狠地抽了岐國末代皇帝一頓,最後更是奉旨屠滅了岐國皇室,而那早已經被抽到龍袍破爛滿背血痕的末代岐皇則是被衛朔一刀砍下了頭顱。
岐國皇都遠京正式被大成王朝改名為承恩京,原有的岐國十二個經略道也被重新劃分為大成王朝製度的四個地方布政州,自此天下神洲大陸最後一個與大成王朝對峙的割裂政權滅亡,這也是大成王朝七十年間滅亡的第十一國,發跡於鯨海南岸的大成趙家曆經三代皇帝正式完成了對神洲大陸的大一統,作為趙氏族徽的金色牡丹花終於開遍了整個神洲。
年輕的大成皇帝陛下下詔西北軍三十萬主力鐵騎駐紮濱州,與浩瀚北洲的欽達汗國,海沉洲東岸數十國隔海相望,並且在濱州的逐日城組建了大成王朝的第四支水師,名字就用濱州二字,大成的一係列舉動直接引得天下震動。
不單單是時刻被大成鐵騎盯著的浩瀚北洲和海沉洲,就連與天下神洲隔著十萬大山的南瑤光洲都陷入了一種深深的不安當中,南瑤光洲獨占半邊天的烏涼王朝更是在大成滅岐的消息傳出後就向大成派遣了聲勢浩大的使團,私底下也開始了大規模擴軍,那位獨愛釣魚的阮家老皇帝硬生生在半年內征召了七十萬步軍,在十萬大山南側更是各種堡壘山寨像不要錢一樣修,生怕大成王朝那位開拓心一點不輸他父親祖父的年輕皇帝哪天心血來潮就讓他的五十萬鎮南軍把戰火燒過這十萬大山。
對此,大成皇帝陛下倒是頗為不屑,很顯然,他並不打算讓大成王朝的鐵蹄踏上南瑤光洲的土地。
不同於各大世俗王朝的不安,大成王朝以外的江湖玄門百家對此倒是頗為高興,除去一些根基深重,自成一方小天地的門閥世家和山上玄門,例如像海沉洲道門的龍虎山,浩瀚北洲完顏家,鄭家,南瑤光洲菩提寺等等,大成王朝的虎狼之相對於其餘那些個二流玄門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因為大成的百萬大軍正向四方環顧的原因,很多世俗王朝的皇帝不得不更加倚重他們,畢竟大成王朝百萬大軍當中,還有大成皇帝征召的數萬中下五境奉詔郎隨軍征戰,對列國皇帝來說,最危險的,恰恰就是這些在大成既有玄籍又有軍籍的奉詔郎。
大成崛起前的天下四大洲,海沉洲最大,幅員遼闊,大小王朝數十座,列國廟堂更是不知凡幾,由於蜉蝣時代儒家張聖人在海沉洲講了整整二十年學,儒學正統的名號最終還是落在了那邊,玄門仙家講的靈氣也是世代蓬勃,這兩點不論是儒學正統的名號還是第一靈地的名號天下神洲沒能爭過海沉洲,永遠都是萬年老二,浩瀚北洲則是內亂不止,玄門世家以勢壓人,欺負到欽達汗國大汗腦袋上的事沒少發生,南瑤光洲則是相對來說最為平靜,畢竟隻有一個烏涼王朝獨占半邊天,藩國皆是唯烏涼阮氏馬首是瞻,本土的釋家與烏涼皇室的關係則更為親近,烏涼太祖立國時南征北戰,釋家可是沒少出力氣,作為回報,整個烏涼從皇族到百姓都信佛禮佛,釋家也借著這股力量在南瑤光洲站穩了腳跟,並伴隨著烏涼王朝成為瑤光洲第一王朝,釋家也成為了儒道墨法這般的天下大宗。
但隨著大成王朝的強勢崛起和天下神洲的四海一統,如今的天下卻頗有些波雲詭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