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9年
古語曰:代周,帝必封禪,所以得帝,為天下新君。
周封諸國而亂,後秦皇一統海內,欲封禪,奈為風雨所擊,儒生笑之。
“陛下!此為泰山震怒,陛下應遵照我等所言,方可熄泰山之怒。”
勉強跟上秦始皇步伐的儒生激動得唾液橫飛,恨不得現在就把嬴政弄回山腳下,讓他好好走完他們商討出來的封禪禮儀。
天色陰沉,風雨大作,宛若銀河倒瀉,千雲垂淚。
嬴政絲毫沒有在意自己被打濕的龍袍,隻是給遞了個眼色給侍從,那名儒生很快就被拖了下去,臨走前還大聲斥責嬴政,直到侍從堵上他的嘴才消停。
剩下的儒生臉色皆有些難看,以往天下分各國的時候,國君觀念不合還能去他國一展抱負,但如今天下一統,各家學派的爭鬥便正式打響,誰能得到新皇的認可,誰家學派便能占據主流。
秦國曆來以法家治國,本來這次泰山封禪是個極好的機會,但是嬴政並不認可儒家所說的封禪儀式,直接貶退了儒士,自帶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禪。
“請陛下勿要執迷不悟,若泰山震怒異常,大秦危矣!”
此時又一位儒生跟上,跪在了一旁。
沒辦法了,必須阻止這次的泰山封禪,否則他們儒家的顏麵便蕩然無存了。
嬴政終於屈尊降貴地施舍了他一個眼神,就在儒生以為嬴政要妥協的時候,隻聽見耳邊傳來一聲冷笑:
“朕是始皇帝,若泰山僅是為封禪之儀而震怒,那這神靈不祭祀也罷!”
話音未落,一道閃電劃過厚重的雲層,滂沱大雨刹那間傾瀉下來,引得更多儒生跪了下來齊呼。
“請陛下慎言!”
嬴政麵沉如水,他不想和這群人浪費時間了,徑直越過這些人,繼續帶領著文武大臣向泰山上行進,諒這些人也不敢直接攔下他。
“陛下!你不怕遭天譴嗎?”
“暴君!”
“此為上蒼警示,如若不遵從,大秦危矣!”
“……”
身後的唾罵聲愈發難聽,氣得在一旁護衛嬴政的蒙毅直接抽出了劍,想把這群儒生全部砍了。
“蒙毅。”
嬴政的話聽不出喜怒,他的眼神依舊冷漠高傲,視線向遠處投去,泰山頂近在咫尺,他沒必要為這群人浪費時間。
“諾。”蒙毅收起長劍,朝著嬴政行禮,瞪了那些儒生一眼,這才回到剛才的位置。
狂風呼嘯而過,鬆柏搖晃著樹梢,雨滴不斷從天空掉落。
這些儒生的想法,嬴政也能猜到,但是他從來都不是會被名聲所掣肘的人。
李斯恭恭敬敬地跟在嬴政身後,一眼不發,晦暗的眼神微微掃過跪在地上的儒生。
本以為這次封禪會讓儒家成為一個威脅,沒想到這些人居然弄巧成拙了。
一群人嘰嘰歪歪半天討論不出一個結果,真當陛下是個好性子,什麼都由著他們。
就這樣想著,一行人已經到了泰山頂。
原先跪在一旁的儒生見嬴政真的不管他們,頓時有些急了,趕緊站起來追了上去。
濃密的烏雲遮住了天空,仿若被墨色傾倒而成,整個泰山呈現著一派暗沉的景象。
李斯等人得到嬴政的準許後,不顧風雨準備為先前在泰山極頂立下的石碑刻字。
追上來的儒生被武士攔在了外圍,他們看著即將刻字的一行人,心裏愈發焦急,不管不顧地繼續叫嚷著。
“昏君!你這是不敬神靈,你會遭報應的!”
“泰山要震怒了!”
“……”
甚至有的儒生見沒人理他們,眼睛盯上了武士手中的長劍,一抹瘋狂閃過。
隻要撞上去,他就是因昏君而死的忠貞之臣,他就會成為下一個比幹。
“暴君當道,蒼天不忍,遂降懲處,臣當以死諫之!”
說著那人直接向長劍上撞,場麵一時間混亂無比。
“快攔住他!”
蒙毅的臉色很難看,他算是知道剛剛陛下為什麼要阻止他拔劍,敢情這群人準備踩他博名聲。
就在這時,風雨忽止,天光乍破金光穿過雲層投射在泰山上。
光線刺眼無比,引得泰山上正在爭執的一行人紛紛抬袖遮住眼睛。
光線由強變弱,最後散作滿天星,星辰彙聚,最後凝成了一塊巨大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