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議多次之後,垛莊的鄉親,還是決定回到這片地方,頑強的生存下去。不過出於對過去經曆的陰影,和某些不方便說出口的原因,垛莊上下一致決定,將原本富含征伐之氣的名字--垛莊,改為族姓命名--“趙莊”。
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再加上亭長等人,絞盡腦汁的吸收流民散戶,趙莊的人丁,終於再次突破了百人大關。於是亭長決定,將縣裏發放給趙莊的撫恤拿出來,重修祠堂,祭拜祖先,用以了卻欠賬,外加凝聚趙莊的人心。
重整後的祠堂,位於村子的東麵,背山麵水,位置上佳。溪水邊建有略帶弧度的八字形照壁,照壁上鑲嵌著五穀花紋,正中則繪有一尊“椒圖”的畫像。“椒圖”者,乃是龍之九子之一,主守禦、平安。
繞過照壁,乃是祠堂的外門,以厚重的檀木製成,莊重肅穆。外門之內,左側的空地上,立著一座簡樸的小小碑亭,銘刻好碑文的方碑,正靜靜的躺在一旁,等待著奠基儀式。
再往裏走去,乃是內門,跨過內門,進入裏麵,頓覺豁然開朗,足有二十米見方的寬闊天井,出現在眼前。
沿著天井正中的甬道,走到盡頭,登上1米多高的露台,便進入到了祠堂的正廳,名曰“平綿廳”,取平平安安,子孫延綿之寓意。
神曆2季70節2016年2月15日,祭祖日,趙莊“平綿廳”之中,除去女子,小兒,外姓之人,整個趙莊,所有夠資格進入祠堂的,三十二名趙氏族人,濟濟一堂!
趙氏一族的長房十一世孫,趙開純(亭長)主持今日的祭祖大典。有童男送淨水,族人依次淨麵淨手;再送淨巾,再依次擦手;然後在東方點燭點香,此事由長房長孫--趙開純親手而為。
隨後是長房長孫唱祭文:
“趙氏始祖,趙公諱始後裔,固守基業,盡心竭力,今於祠堂設典,追思先人,······有先祖趙發者,文才天成,偶遇仙緣,成就修士,······甲午年桃月,我族罹遭大難,有族人趙輔者,勇烈忠義,挺擊狗妖,我族乃安。此皆趙氏曆代英烈,吾等後輩不敢不效其遺風,進取開拓。今吾後輩子孫,於此祭祀祠堂,供奉先祖,特備香火、三牲、五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當下,趙開純率領全體族人,祭祀祖宗,跪拜三叩首。
隨後是請各房主事人,自長房長孫手中接過宗譜。
最後,奏樂,恭送列祖列宗。
祭祀祖宗的部分完成之後,趙開純又率眾族人,來到外門內,碑亭處,取出事先請縣裏先生所作的“傳記”,朗朗而唱:
“禺山之腳,紀水之畔,有趙氏一族世居於此。神曆2季70節甲午年桃月,趙氏突遭大難,有狗妖者逞凶於莊內,婦孺入其口,青壯泣於其爪下!”
“趙公諱輔者,勇烈過人,瞠目扼腕,與其妻趙房氏,大聲疾呼,率數人,以弓弩擊狗妖,且戰且退,雖利齒加身而不棄,族人趁隙得脫。”
“又有奔逃之旅,狗妖數至,趙氏一族分崩在即,趙公諱輔之稚子,乳名憨伢,年小體弱,不堪奔波之苦,遂自坐於道左,捐自家之車。趙氏子孫,得賴此車之力而活命者,以十數記!”
“趙公諱輔一門,勇烈忠義,無以言表,今趙氏族人,特勒石作傳於此,以彰其義!”
“自此,我趙氏一族子孫,當四時香火供奉不斷,感懷其一門功德,承繼勇烈,來日光大我趙氏門楣!”
“禮成,尚饗!”
玄書屋轉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