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公元181年。

並州,西河郡,通天山之巔,一老一少,相對而立,老者威嚴莊重,雙目有神,少年身長八尺,眉清目秀,麵如冠玉。

“徒兒啊!如今你的武藝已經大成,下山之後,可有什麼理想抱負”。

“師父!我要睡盡天下美女!打遍天下英雄!我要讓這江山太平!讓這世間海晏河清”。

“使不得!使不得!這話可不敢胡說!要記得為師的告誡,下山了要做個低調的人,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事不要天天吹牛逼!外麵不比山上啊”。

“師父!我這不是吹牛逼!這是我的理想!我認為做人,如果沒有理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皇甫青說完這句話後,就含淚跪別了教他八年武藝的師父:李彥。

年近四十的李彥看著皇甫青,背負方天斬龍戟,手牽青色龍駒下山的身影,心裏不由得感歎時光飛逝!一眨眼八年時間過去了啊!青兒如今都已經14歲了,好快!。

還記得當年皇甫嵩送他來時,他才6歲啊!還是個幼童,但卻也已經能習文識字,吟詩作畫了!經過一番對話後,當時的李彥更是斷定,此童非比尋常,是塊璞玉。

最後經過一番摸骨,李彥放下了一句話:“此子習武天賦,比我那大徒弟呂布,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就在李彥回憶當年時,好似隱隱間從半山腰傳來了幾句詩: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原來是已經走到半山腰的皇甫青,有感而發,把唐朝詩人,黃巢的《題菊花》詠了出來,山巔的李彥聽後,恍然大悟,

“我這徒兒啊!原來是有鴻鵠之誌!也不知是福是禍啊!但願他那些同門師兄弟,能幫襯他些,特別是他大師兄呂布,早他幾年下山,如今在太原郡也有些成績了,再不濟就憑青兒這一身武藝,哪怕下山後不聽為師的話,浪了!也能全身而退吧”。

看著山下的徒兒,沒了身影,李彥才轉身回去,隻是那顆牽掛徒兒的心,卻久久不能放下,畢竟關門弟子啊。

皇甫青,皇甫嵩義子,十年前的一個凜冬之夜,被遺棄在大路旁邊,生父母不詳,隻在裹著他的小襖裏,放有一塊龍形玉佩,正麵刻著劉青二字,背麵刻著他的生辰年月,在那個饑不裹腹的年月,這種棄子之事不稀奇,沒有被易子相食,就算他幸運了。

路過的皇甫嵩撿到四歲的他時,早已凍的渾身青紫,於是皇甫嵩就給他取名皇甫青,認其為義子,取名之前皇甫嵩就看到了小襖裏的龍形玉佩,劉姓乃是當時的皇姓,再加上龍形玉佩,絕不是一般人家擁有之物,很可能是皇家之物,他猶豫再三後,決定讓劉青隨他姓皇甫好一些。

被皇甫嵩撿到的兩年後,也就是皇甫青六歲那年,他找到了義父皇甫嵩。

“父親!我想學武,這兩年孩兒跟蔡邕老師已經學了不少東西,而且老師也說了,他已經沒有什麼可教我的了,還請父親成全”。

看著眼前少年老成的小不點,皇甫嵩是打心眼裏喜歡,自從兩年前撿到他,認了義子之後,他這議郎府中更是多了不少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