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鬼子還未正式宣告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新一輪的利益瓜分開始了。
首先蘇聯率先對小鬼子進行宣戰,進攻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
蘇聯百萬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淩厲攻勢,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70萬關東軍發起了全線總進攻。東鄉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總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隻破敗的帆船,很快就會在風雨飄搖中沉沒。
與此同時,中、美、英三國再次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須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就將它徹底消滅。
然而,並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這樣的結局。
海軍司令部總長豐田副武說道:“要投降,除維護國體外,還必須附帶三個條件:一、日本自行處理戰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裝;三、盟軍不得占領日本本土……”
“與其無條件投降,不如實行本土決戰!”陸相阿南惟幾打斷豐田副武的話,一拍桌子,站起身朗聲說:“我們在本土決戰,雖然不能確定勝利,但還可一戰,打得好還可以擊退登陸敵軍。所以,我堅決反對無條件投降!”。
這場會議最終根本沒有商討出任何的結果。
下午,首相鈴木再次召開內閣會議。鈴木簡單說了兩句,然後由外相東鄉報告了蘇聯參戰及原子彈爆炸後各方麵的反應,提出日本應投降,會場又展開了爭論。
最後,鈴木征詢各大臣是否應接受《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結果六人讚成,三人反對,五人沒有表態,鈴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選擇直接上報天皇。
8月14日,天皇召開禦前會議。會上,陸相阿南等人聲淚俱下,但是也改變不了必須投降的結局。
最終宣布無條件投降!
而按照原定計劃,十二集團軍和盟軍一起於十號對小鬼子本地發起了進攻。
因為有所耽擱,但是最終與盟軍重新製定了新的進攻時間,那就是28號。
在幾百架戰機和上百艘軍艦的掩護下,十二集團軍五個師共計十五萬人與盟軍一道從日本各個海岸開始登陸,以實現對日本的占領。
當然為了合法占領化,盟軍以消除軍國主義、實現民主化,並防止蘇聯對日本的占領影響為借口,大量湧入各個城市,實際控製了各大都市和重要據點。
1945年9月2號,小鬼子正式簽署投降協議的日子。
由於本次進攻小鬼子本土,有十二集團軍的存在,所以本次受降由劉毅和徐永昌將軍在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上率先代表國民政府接受小鬼子的投降。
小鬼子打算賠償中國496億的戰爭賠款,另外再賠償一些軍艦、坦克和裝甲車等物資給中國。
劉毅做為國民政府代表全部照單全收,根本沒有給重慶國民政府那邊表現大度寬容的機會。
並且明確致電表示,這些賠款根本不足以補償在八年抗戰中,對中國軍民所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