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氏來說,這次當真是做了一回虧本的買賣。

既沒有在王氏旁支家族子弟那裏賣個好,王氏家族的田產還是引起了非議。

日後若是再出現什麼事情,王氏若是想要再站起來號召百姓,恐怕到時候就會有人拿這個事情說事了。

想到這兒,王氏家主深深的感到無力。

這一次朝廷似乎完全換了一個打法。

而且這些戶部的官員是油鹽不進。

似乎根本不在乎自己這些人。

光是王氏家主自己就派出多人去邀請這些戶部官員示好。

可是這些官員仿佛是置若罔聞一般。

在南陽日報發布這些數據後的第三天,戶部又在南陽日報發布了一篇新的公告。

公告的內容也很簡單。

接下來戶部將會進行調解。

無論是賣家覺得自己的田產賤賣了,還是買家覺得自己的田產是對方自願賣的。

朝廷負責居中調解。

保證雙方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至於那些來路不明的田產,在南陽日報上麵也一起公示了。

這些田產的主人需要在一個月內到戶部衙門提供田產的來路證據,若是過時沒有提供,那麼這些田產也將充公。

這個消息一出,那些旁支家族子弟們頓時沸騰了。

畢竟這些來路不明的田產,占據了自己手中田契的一大部分。

這些人氣勢洶洶的找到了家族,似乎想要一個說法。

然而家族本就是一肚子火呢,哪裏會再和這些人好好說。

派出了家丁就是一通亂打。

打完以後,撂下一句話,若是有不願意的,完全可以將田契歸還家族。

這些人隻好灰溜溜的跑回去了,根本不敢再啃聲。

王氏家族同樣任何了這些人,也采取了同樣的處理方式。

如今王氏已經成了南陽城風口浪尖上的,自然不在乎這個時候再鬧出一點動靜。

而且王氏也料準了這些人,如今手裏有了一些田產了,斷然不會和家族翻臉。

至於王氏為何沒有將這些人手中的田產收回,純粹是王氏家主權衡利弊了一番。

覺得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了,不如就這樣下去,讓矛盾聚集在那些手裏握有來曆不明田產和朝廷之間。

到時候王氏隔岸觀火,指不定還能夠“惡心”戶部一回。

王氏旁支子弟裏麵的人從王氏吃了一個暗虧以後,灰溜溜的回到了臨時住所。

可以說有了田產以後,這些人有的有些飄飄欲仙了。

住的,用的都開銷非常大。

可是忽然出了這樣一個告示,讓這些人到哪裏去找憑證去。

若是真的交還給朝廷,那豈不是這些人吃的用的都是自己的。

這些人越想越覺得不能這個樣子。

於是這些人想到了領頭者。

“走,我們去找阿哥。”

領頭者自從上次去了戶部以後,就和這些人分開住了,所以這次去王氏,才沒有想起來找領頭者。

一群人想到了領頭者頓時覺得有了主心骨。

一行人也顧不得身上還有傷,於是便找到了領頭者住的客棧。